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音乐文物的一次空前发现与研究.docVIP

中国古代音乐文物的一次空前发现与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音乐文物的一次空前发现与研究 谭维四 1978年夏,我有幸主持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一号墓(即曾侯乙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在多学科的协作下,发掘清理出土文物15000余件,获得了一整套极有价值的田野考古学术资料。后经研究,确知墓主为我国东周时代一个诸侯国——曾国的国君,姓姬,名乙。下葬年代在公元前433年或稍晚,即战国早期湖北省博物编著:《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本文所引用有关此墓的材料均见此书,恕不一一注明。。 准确的年代与墓主,身份等级如此之高,文物如此之多,且保存很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尤其是音乐文物资料,以数量之多、品类之全、保存之好、学术内容之丰富,被人们誉为世界音乐史上的一次空前发现,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是我国先秦音乐考古的一项重大成果,被我国考古学界评定为二十世纪中国一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这里就其主要发现及科学研究的主要成果,略抒己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丰富多彩的音乐文物 曾侯乙墓出土音乐文物,丰富多彩,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 (一)乐器 1击奏乐 a. 青铜编钟一架。包括铜木结构的钟架(古称“筍虡”)一副,由51个构件组装而成;青铜钟65件,含鎛钟1件,钮钟19件,甬钟45件;挂钟的铜构件65副,由195个部件分别组合而成;演奏工具两种(撞钟木棒、敲钟木槌)8件。 b. 石编磬一架。包括青铜磬架一副,由6个部件组装而成;石制磬块32件;挂磬的铜构件32副,由96个部件分别组合而成;演奏工具(木磬槌)2件;盛磬块的木磬匣3个。 c. 革鼓4件:包括建鼓1具,含青铜蟠龙鼓座1件,鼓1件,木鼓槌2件;鹿角立鹤悬鼓1具,含青铜鹿角立鹤鼓虡1副,由8个部件组装而成,鼓1件;有柄鼓1件;小扁鼓1件。上述革鼓上的蒙皮均已腐朽,出土时只存木鼓腔,但腔沿蒙皮所用竹钉或骨钉犹存。 2弹拨乐 a. 瑟12件,均为25弦瑟,可分三式,I式为整木雕成,通体髹漆彩绘,共10件;II式,面板、侧板为整木雕成,底板系嵌入的,通体髹黑漆未施彩,只1件;III式,整体由多块木板拼合而成,无雕饰,无彩绘,作工粗糙,疑为半成品,仅1件。 另有瑟柱1358件,盛瑟柱竹笥2个。 b. 十弦琴1件,木质,近长方体,面园鼓,底方平,首宽厚,尾狭薄翘起.器身分音箱和尾板,由两个方整木雕成,下有底版构成音箱.周身髹黑漆,无彩绘,另有琴轸4枚同出。 c. 五弦器1件,形若长木棒,首段近方,内空,系一狭长形音箱;尾段近圆,首尾岳外侧并列五弦孔。刚出土时,以五弦琴名之。据考证应为用于定律的“均钟” 黄翔鹏:《均钟考——曾侯乙墓五弦器研究》,载《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第1、2期。。周身髹黑漆,以红漆彩绘繁缛的花纹图案。 3吹奏乐 a竹篪2件。形制相同,单节竹管制成,两端封闭,吹孔和出音孔平行开在管两端,与管身一侧开列的5个指孔呈九十度,周身髹黑漆绘红彩几何图案。两件长短、管径、孔径、孔距小有差异。 b竹排箫2件,形制相同,皆由十三根长短不同、管径不一的竹管夹缚而成,整体呈单翼片状,髹黑漆,红彩绘几何图案。两件大小略有差异,出土时一件有八管尚可吹出乐音,音列为六音阶结构,一件已残。 c笙6件,形制与今之葫芦笙近似,由斗、苗、簧构成,有12、14、18管(苗)之别,外表均髹黑漆,红彩绘几何图案。 以上出土乐器共8种(均钟暂归于弦类弹拨乐)125件(含残竹管归入管乐类1件),附属构件1737件。这是自有考古发掘以来,一墓所出乐器之数量最多、品类最全、保存最好者。 (二)音乐文献资料 1编钟铭文。共计3755字,包括: a钟体铭文。65件钟钟体上均铸有铭文,少者3字,多者90字,共计2828字。内容除45件甬钟皆有“曾侯乙作持”铭记,表明此套钟为曾侯乙铸制并持有享用,鎛钟上31字铭文为记事内容外,其余皆与音乐有关。一部分为标音铭文,用阶名标在正鼓和侧鼓的敲击部位;另一部分占铭文的绝大多数,皆为乐律方面的内容。 b钟架刻文。刻在钟架木质横梁上,计187字,内容为悬钟位置的标记。 c青铜挂钟构件刻文。刻在组成这些挂钟钩的每个部件上,共740字,亦为所挂何钟的标记,内有两个编号数字。 2编磬铭文。共814字,包括: a磬块上的刻文与墨书文字,共708字,包括刻文696字,墨书12字,内容有三:1、磬块的编号。2、标音。3、乐律关系。后两者与编钟铭文内容相通。 b磬架上的作器铭。一端怪状磬座长舌上铸“曾侯乙乍(作)持用 终”7字”。 c磬匣刻文,计99字。包括三个木匣的盖面上均刻此匣所盛何磬及其数量,共30字。匣内盛磬槽槽端刻此磬编号,共69字。字刻好后均填以朱漆。 3其它与音乐有关的文字资料 a鼓座(架)上的作器铭。青铜建鼓座上铭有“曾侯乙作持”5字,青铜悬鼓架鹤嘴右侧铭有“曾侯乙作持用 终”7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