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物理精选真题试卷《内能与热机》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内能与热机
1. (.北京)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
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
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热和能.
分析: 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
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答: 解: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是手对铁丝做了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
题意.
故选D.
点评: 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属于易错题目.
2. (.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B.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C.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水的蒸发
D.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这说明酒精分子不停地运动
考点: 分子间的作用力;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子的热运动;比热容的概念.
专题: 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1)分子之间存在着作用力,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故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分子之间存
在着距离,不同状态的分子之间的距离不同;
(2)根据吸热公式Q=cm△t,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比热容、质量和变化的温度有关;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
(4)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 解: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间隙,当物体被挤压时,分子间的间隙变小,所以物体能够被
压缩.由于固体、液体间分子间隙较小,同时分子间存相互作用的斥力,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阻止物体
分子相互靠近,阻止分子间隙的减小,所以固体、液体很难压缩,故A正确;
B、根据吸热公式Q=cm△t,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但质量未知,无法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故B不正
确;
C、干手器吹出热风,可使手上液态水的温度升高、空气流动速度加大,所以蒸发加快.故C正确
D、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 本题是一道热学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热传递的条件及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理解,是中
考的热点,热学的难点.
3 (.北京).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
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
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17 所示。
请你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⑴小明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保温杯的品牌B.水冷却的时间C.水的温度
⑵请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B.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C.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
⑶请估计实验过程中第5小时的室温: ℃。
考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此实验是为了比较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所以其自变量是保温杯的品牌;
(2)实验中要保证水的初温和水的质量是相同的,这样可以直接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来判断保温
材料的性能情况;
(3)结合图象分析降温规律,当温度不再改变时,即水温降到了室温.
解答: 解:(1)由题意可知,此实验是为了比较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所以其自变量是
保温杯的品牌,故A符合题意;
(2)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乙的水温下降较慢,甲的水温下降较快,所以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故B符合题意;
(3)由图象可知,当温度降到20℃时,温度不再变化,所以室温为20℃,第5小时室温当然也是20℃.
故答案为:(1)A;(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0幼儿园大班家长工作计划.pdf
-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小说阅读 第一~二讲(含答案).pdf
- 2020必威体育精装版土木工程实习报告范文5000字.pdf
- 2020必威体育精装版命题题库大全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解析 分项专题02 简易逻辑 文.pdf
- 2020武汉市中考专题训练:电学复习专题训练.pdf
- 2020浙教版中考预测卷 科学试卷(8)(包含答案).pdf
- 2020版新一线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6章 第2节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含答案.pdf
-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人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必修③第二章流域开发与区际联系第30讲含解析.pdf
- 2020版新一线高考英语译林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必修1Unit3Lookinggoodfeelinggood含答案.pdf
- 2020版新一线高考英语译林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部分选修8Unit2Theuniversallanguage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