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4.4史论、史考著作举要.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要求 1、掌握《日知录》的内容及顾炎武的学术思想。 2、了解《廿二史劄记》的作者、体例与内容,并掌握其史学价值。 3、文章选读《日知录·宋世风俗》。 第一节《日知录》介绍 一、作者和内容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明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日知录》积三十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为名。 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张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日知录》 内容宏富,贯通古今。共32卷,所记1020条,每条有一标题。 内容长短不拘,最长者《苏淞二府田赋之重》有5000多字;最短者《召杀》仅有9字。这与作者立志学术创新有密切的联系。 《四库全书总目》则分作十五类,即经义、政事、世风、礼制、科举、艺文、名义、古事真妄、史法、注书、杂事、兵及外国事、天象术数、地理、杂考证。 内容大体分为三类:经术、治道、博闻,而核心则是“治道”。 二、顾炎武的学术思想 第一、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心性的学风。 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 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 第二、开有清一代考据学风。他将我国古代史家早已使用的考据方法,发展成为治史的主要方法,并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得到后世推崇,对乾嘉时期的考据学有直接影响,但与纯考据学又相异。 第三、顾炎武在历史编纂学上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见解,对中国史学史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第二节《廿二史劄记》介绍 一、作者、体例和内容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清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赵翼所著《廿二史劄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并称为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该书内容以研究历代正史为主,其中涉及《旧唐书》及《旧五代史》,虽书言二十二史,但实涉及二十四部正史。全书共三十六卷,补遗一卷,札记五百七十八篇。 二、史学价值 首先表现在能将史法与史事并重,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比较归纳,推究原委,指出治乱兴衰的原因,这对初学历史者有很深的启发。 诸如《武帝三大将皆由女宠》、《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唐代宦官之祸》、《宋初严惩赃吏》、《元诸帝多由大臣拥立》等即是 其次对历史人物的评论,观点鲜明、褒贬具存,揭露了历史上许多黑暗统治者的内幕,表现了史家应有的是非原则立场。 再次是《廿二史劄记》对“正史”的全面考证论述,对于我们阅读和研究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文章选读《宋世风俗》 本篇选自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原题下收有笔记六条。 顾炎武在本文中,引用大量的文献资料,把宋代官场风气的日趋败坏,归咎于王安石的新政。反映了作者反对革新,坚持守旧的一面。但须指出的是,作者在探讨宋代官场风气败坏的过程中,敏锐地揭示出:大量投机钻营之徒,借拥护变法为名,结党谋取私利,并博得宋神宗、王安石的信任和重用,是这场改革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段 《宋史》言:士大夫忠義之氣,至於五季,變化殆盡。宋之初興,範質、王溥猶有餘憾。藝祖首褒韓通,次表衛融,以示意嚮。真、仁之世,田錫、王禹偁、范仲淹、歐陽修、唐介諸賢,以直言讜論倡於朝。於是中外薦紳,知以名節為高,廉恥相尚,盡去五季之陋。故靖康之變,志士投袂,起而勤王,臨難不屈,所在有之。及宋之亡,忠節相望。嗚呼!觀哀平之可以變而為東京,五代之可以變而為宋,則知天下無不可變之風俗也。《剥》上九之言碩果也,陽窮於上,則復生於下矣! 注释 《宋史》言:士大夫忠義之氣,至於五季,變化殆盡。宋之初興,範質、王溥猶有餘憾。 范质:宋大名宗城(今河北临西)人,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五朝。后周广顺时,拜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等,监修国史。宋初,加兼侍中,封鲁国公著有《五代通录》。 王溥:历仕后汉、后周、宋三朝。宋时,官至司空。著有《唐会要》、《五代会要》等。 余憾:指遗留下来的怨恨。 藝祖首褒韓通,次表衛融,以示意嚮。 艺祖:有文德才艺之祖,古帝王对祖先的美称。这里指宋太祖赵匡胤。 韩通:陈桥兵变中被害。曾任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卫融:后晋天福初进士。北汉刘崇时,官至中书侍郎、平章事。后为宋太祖擒获。 意向:意图 真、仁之世,田錫、王禹偁、范仲淹、歐陽修、唐介諸賢,以直言讜論倡於朝。 真、仁:宋真宗、宋仁宗。 谠论:正直之论。谠:正直。 於是中外薦紳,知以名節為高,廉恥相尚,盡去五季之陋。 荐绅:同“搢绅”,搢,

文档评论(0)

_______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