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征
文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山西省应县抗日概况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校组织了家乡抗日历史调查活动。我的家乡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曾经也饱受战火侵袭,有过许多令人痛心的往事,也有感人至深的故事。为此,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和调查活动,在网上和县档案室查阅资料,回家时探访经历过抗战的老人等等。通过这为期半个月的调查活动,在自己的身边发现了许多抗日战争留下的痕迹,并加以探索和发掘。作为一个已经远离战争的90后,我仍沉浸在这段历史中,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和启发,并决定一定要把这些事迹记录下来,从而使我们所有人都可以铭记历史,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时刻警醒,爱党爱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我的家乡,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位于山西省北部,朔州市东部,面积1667平方公里,辖3镇9乡,人口30万(2012年)。应县战国为赵地,秦属雁门郡,西汉置剧阳县,唐末置金城县,五代后唐置应州,民国元年改州为县,始称应县。因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佛宫寺释迦塔而闻名。这里自古以来都是对抗外敌的前沿阵地,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木塔则在多次炮火和自然灾害中屹立不倒,是我们塔乡人的骄傲,也是历代应县人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图腾。
在近代抗日战争中,应县城防设施经多年反复修建,形成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和明暗相结合的营垒,做到了周密而坚固。而且在城周有着一些城墙,这些城墙现在还保留着部分,在我小的时候曾经还爬上去过,看到很多弹孔和类似存放弹药的坑洞。现在已经被文物局保护起来,不让随意攀爬,远远望去,尽是一片沧桑。
抗战时间发展概述:
1937年9月20日,日寇占领应县。约23日,东条英机来应县南山前线视察,在城内见田景傅、高雅斋等维持会成员。24、25、26日,日军猛攻茹越口,山西军三十四军的三个旅拼命抵抗,最终旅长梁鉴堂以身殉国,繁峙亦陷敌手。至此,雁门关一线失守。[1]
1939年1月,刘苏同志率领绥游击队第一支队进到应县一带活动,之后进入浑源整训。6月,第一支队经整训后,改编察绥支队,进入浑应山川之凌云口、北楼口、茹越口、下马峪一线进行抗日活动。同年夏秋,在察绥支队武装保卫下,创建了应县、山阴抗日根据地,并组建了应山联合政府,同时在山区建立了党的组织和群众抗日组织。10月国民党白志沂部亦进入应浑山区,与察绥支队搞摩擦,并进行过多次战斗。[2]
1940 年,从繁峙划出四个区,从浑源划出两个区,成立中共应县县委,察绥支队改编为雁北支队。后参加百团大战,掩护主力进攻抢凤岭。[2]
1941年2月18日,下社惨案、小石口惨案。(详见后文)7月11日,穆家庄惨案。
1943年春,中共雁北地委及雁北支队组织边耀山武工队,深入敌后,开展抗日工作。
1944年6月3日起,应县党政军民全力向敌伪统治下的应浑州展开政治、军事攻势,破击敌据点,摧毁伪大村公所。[3]11月19日起浑源城敌四百余应县城敌八百余,分路对我南山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我根据地民兵摆地雷阵不断予敌重大杀伤,主力部队亦主动灵活打击敌人,军民反扫荡获胜。[4]
1945年5月,南泉敌警察队长贺玺臣投归我军,与八路军里应外合,一举收复南泉、东安岭、北楼口、下疃等据点。8月15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7日,晋察冀边区应县政府为扫清敌伪统治,建立民主政府,安定社会秩序发出布告。18日驻应日军军政人员撤离应县,南山八路军一举收复小石口。下社两据点,并包围了县城。
2、屈辱惨案:
下社惨案:
下社,地处应县东南,距县城24华里,由12个堡组成,俗称“十二联堡”。它东西长1华里,南北长5华里,是大同通往河北、五台的必经之地,为应县的重镇之一。这里有雅典的庙宇祠堂,有林立的商店面铺,有热闹的钱庄字号,人称小天津,不少外地商人也前来经商。1941年2月18日(农历正月二十三)侵华日军派重兵围袭山西省应县下社十二堡和长城要地小石口,日军驻大同黑田师团3000余人,铁桶似地包围了下社十二堡及长城要地小石口,本地群众、外地客商和部分溃兵全部被围于村内,屠杀我国同胞1700余人,在雁北又一次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惨案。
小石口惨案:
1941年2月18日拂晓,日军3000余人突然包围了乔日成军占领的小石口据点。经双方激战,于中午11点左右,据点被日军攻陷。日军冲进,对无辜村民展开了血腥屠杀。村民冯天善一家六口全部被杀,大儿子冯进科在街上被日军一枪杀死,其余五人,从地窖里出一个杀一个,全家无一幸免。这天死在日军屠刀和枪弹下的无辜百姓共27人,加上乔军阵亡将士,整个小石口尸横遍野,血染城关。
3、反抗群体:
在应县的抗日战争中,南山抗日根据地起到了战略性的作用。南山抗日根据地是指东起应县王宣庄、西至山阴县云水庄一线山区地带,东西长70余里,南北宽20余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