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心题点精练二十二 经典思想内涵的准确把握与准确回答 第一章 专题六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是浙江卷考查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要很好地完 成任务,准确回答问题,需要从两大方面努力:一是认真研读如 《〈论语〉选读》等文化经典,把握住它的思想内涵及其承接的语言 文字;二是加大训练量,以练促读,读练结合。 精练先做 精练点拨 精练再做 栏目 索引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1)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 “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 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 《论语 · 述而》 ) (2) 忘食,则不知贫贱;忘忧,则不知苦戚;忘老,则不知死生;非至 人安能至此。 ( 康有为《论语注》 ) 精练先做 (3) 学有未得,愤而忘食。学有所得,乐以忘忧。学无止境,斯孔子 之愤与乐亦无止境。如是孽孽,惟日不足,而不知年岁之已往。 …… 言 之甚卑近,由之日高远。圣人之学,人人所能学,而终非人人之所能及; 而其所不能及者,则仍在好学之一端。此其所以为大圣欤! ( 钱穆《论语新解》 ) 1. 根据 (1)(3) 两则材料,用一个词语概括孔子的主要特点。 答案 好学。 1 2 答案 2. 对孔子的那句话,康有为和钱穆在理解上有什么不同?请作简析。 答案 1 2 答案 两者分析侧重点有所不同。康有为谈的是因好学而达到的境界, 关注的是结果;不在乎世俗的贫贱与忧苦,忘记了岁月的流逝。钱穆说 的是学习的不同状态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关心的是两者间的关系:学有 未得,愤而忘食;学有所得,乐以忘忧。因为学无止境,所以不知老之 将至。 参考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1)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 已矣。 ( 《论语 · 子路》 ) (2) 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 ( 《韩非子 · 二柄》 ) (3) 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名不为指也。 ( 公孙龙《指物论》 ) 3.(1)(3) 两则材料中提到的 “ 名 ” 分别是指 __________ 和 ________ 。 ( 定 ) 名分 名称 答案 3 4 4. 分析 (1)(2) 两则材料中孔子、韩非子对于言行问题的不同见解。 答案 孔子侧重说言,强调言要行得通;认为不能马虎对待自己的言语, 要能够说得清相应的名分,说出来还一定要行得通。 韩非子侧重说行,通过考察行是否和言统一来进行赏罚;认为功效符合职 事,职事符合言论,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言论,就罚。 答案 3 4 参考译文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 《孟子 · 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 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 《孟子 · 尽心上》 ) 二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 身,恶施不孝?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 ( 《墨子 · 兼爱上》 )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 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 《墨子 · 兼爱中》 ) 5. 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在 “ 爱 ” 的问题上,孟子主张 _____ 爱,墨子主张 ___ 爱。 ( 各用一个字概括 ) 答案 5 6 仁 兼 6. 结合材料,简析孟子之 “ 爱 ” 与墨子之 “ 爱 ” 的区别。 答案 ①孟子之 “ 爱 ” :由己及人有差等;以血缘为基础,出于天性。 ②墨子之 “ 爱 ” :视人如己无差等;以利益交换为基础,出于功利心。 ( 言之成理即可 ) 答案 5 6 参考译文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 《论语 · 子路》 )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 ① 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 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 ② ,民无争心 …… 今据 ③ 不然。君所谓可, 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一 专,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 《晏婴论和与同》 ) 注 ①献:进言指出。②干:违背。③据:大夫梁丘据。 7. 上面两段文字体现了孔子的 ________ 思想。 中庸 答案 7 8 8.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和 ” 与 “ 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