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3章 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pdf

  1.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神经与骨骼肌的一般生理特性 第三节 人体与环境 第四节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第五节 体内控制系统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 兴奋性 适应性 生殖 一、新陈代谢 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 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称为新陈代 谢(metabolism)。 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方面。 二. 兴奋性 1.刺激 :能引起机体或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 (内、外)环境变化叫做刺激。 2.阈强度(阈值)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 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 3.反应 :刺激引起机体或组织细胞的代谢改 变及活动变化称为反应。 4.兴奋 :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状态或者活动由弱变 强称为兴奋。 5.抑制:由活动状态变为相对静止,或功能活动由 强变弱称为抑制。 6.兴奋性 :机体或组织细胞受到周围环境发生改变 的刺激时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生物体对环境变化作出适宜反应,是一切生物体 普遍具有的功能,也是生物能够生存的必要条件。 所以兴奋性也是生命的基本表现。 兴奋性和阈值关系:成反比关系。阈值的大小能够 反映组织兴奋性的高低,组织兴奋性高则阈值低, 兴奋性低则阈值高。故阈值是衡量组织兴奋性高 低的一项指标。 三、适应性 当人体长期生活在某一特定环境中,在环 境的影响下,其本身可以慢慢形成一种特 殊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方式。这种机 体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身行为和生理功能 的过程称为适应。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 整体内各部分活动使之相协调的功能称为 适应性 (adaptability)。 • 行为性适应 • 生理性适应 四、生殖 个体的生命活动不能永存, 为了延续种系, 必 须繁殖后代。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 男性和女性两种个体中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 相结合,便可形成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 这种功能称为生殖(reproduction)。 第二节 神经与骨骼肌细胞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一)细胞的静息电位 1、静息电位现象 (1)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 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 在的电位差。 (2)膜电位:因电位差存在于膜的两侧 所以称为膜电位。习惯叫法:膜内电位 低于膜外,习惯上RP指的是膜内负电 位。 (3)静息电位值:哺乳动物的神经、骨 骼肌和心肌细胞为 -70 ~-90mV,红 细胞约为-10mV左右。 证明RP的实验: (甲)当A 、 B电极都位 于细胞膜外 ,无电位改变 , 证明膜外无电位差。 (乙)当A 电极位于细胞 膜外 , B电极插入膜内时, 有电位改变 ,证明膜内、 外间有电位差。 (丙 )当A 、 B电极都位 于细胞膜内 ,无电位改变 , 证明膜内无电位差。 2、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1)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匀 + + + + [Na ] :[Na ] ≈1∶10, [K ] :[K ] ≈30∶1 I o I o - - - - [Cl ] :[Cl ] ≈1∶14, [A ] :[A ] ≈ 4∶1 I o I o 主要离子分布: 膜内: 膜外: (2)静息状态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