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0年瑞达客观内部真题刑法-刘凤科解析版.docx

2020年瑞达客观内部真题刑法-刘凤科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师讲真题度人度己 至善至诚 名师讲真题 度人度己 至善至诚 PAGE PAGE 10 名师讲真题(解析版)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6/2/51) A.对甲法条中的“暴力”作扩大解释时,就不可能同时再作限制解释,但 这并不意味着对乙法条中的“暴力”也须作扩大解释 《刑法》第 237 条规定的强制猥亵、侮辱罪中的“侮辱”,与《刑法》第 246 条规定的侮辱罪中的“侮辱”,客观内容相同、主观内容不同 当然解释是使刑法条文之间保持协调的解释方法,只要符合当然解释的原理,其解释结论就不会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对刑法分则条文的解释,必须同时符合两个要求:一是不能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二是必须符合分则条文的目的 【答案】AD 【解析】 ①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做不同的理解;相应地,其解释方法可能不同。同一条文中的同一个词语,在解释结论运用的解释方法问题上,只可能用一种解释方法,不可能同一个解释结论既运用扩大解释, 又运用缩小解释。A 选项正确。 ②强制猥亵、侮辱罪是侵犯他人广义的性的自己决定权的犯罪,而侮辱罪是侵犯他人的名誉的犯罪;故两罪的客观行为内容不同,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内容的认识也不同,希望、放任的结果也不同,即主观内容不同。B 选项错误。 ③当然解释是使刑法条文之间保持协调的解释方法,其内容包括“入罪时举轻以明重,出罪时举重以明轻”,其中使用“入罪时举轻以明重”的原则解释某一个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时,该行为还必须符合犯罪的构成要件,也就是要符合现有的刑法条文的文字的表述,若不符合刑法条文的规定,那就是典型的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可能违反罪刑法定原则。C 选项错误。 ④解释刑法条文时必须符合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否则就属于类推解释; 在解释刑法条文的时候,解释的出发点和解释的归宿,都必须符合刑法目的的要 求,否则刑法的解释是没有方向的。D 选项正确,当选。 本题正确答案为 AD。 关于构成要件要素,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2/4) 传播淫秽物品罪中的“淫秽物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中的“签订、履行”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是诈骗罪中的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国家工作人员”是受贿罪的主体要素、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答案】D 【解析】 ①传播淫秽物品罪中的“淫秽物品”属于行为对象,是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其判断需要根据社会价值观念等才能确定,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A 选项说法正确。 ②签定、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中的“签订、履行”是从正面、肯定的角度对该罪犯罪行为要素的规定,是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其判断仅需法官的一般、自然、客观的认识即可,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B 选项说法正确。 ③《刑法》第 266 条诈骗罪仅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成立诈骗罪,虽然没有规定“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但成立诈骗罪必须要求该要素(为了区别盗窃罪中“违背对方意志取得他人占有的财物”),是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C 选项说法正确。 ④受贿罪中“国家工作人员”是对主体身份的要求,是主体要素,是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定罪身份属于客观的违法要素);国家工作人员是指依法从事公务的人,而是否属于从事公务需要结合法律、法规等进行判断,故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D 选项说法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 D。 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5/2/52) 儿童在公共游泳池溺水时,其父甲、救生员乙均故意不救助。甲、乙均成立不作为犯罪 在离婚诉讼期间,丈夫误认为自己无义务救助落水的妻子,致妻子溺水身亡的,成立过失的不作为犯罪 甲在火灾之际,能救出母亲,但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亲。如无排除犯罪的事由,甲构成不作为犯罪 甲向乙的咖啡投毒,看到乙喝了几口后将咖啡递给丙,因担心罪行败露,甲未阻止丙喝咖啡,导致乙、丙均死亡。甲对乙是作为犯罪,对丙是不作为犯罪 【答案】ACD 【解析】 ①儿童在公共游泳池溺水,其父甲基于与儿童之间的法律关系,具有照看、照顾义务,应当救助儿童;游泳池的救生员乙基于其职责,同样负有救助溺水儿童的义务。甲、乙二人在负有救助义务的情况下,故意不救助溺水儿童的,皆成立不作为的故意犯罪,因为其中一人负有救助义务并不会导致其他人所负义务的消失。即多个负有救助被害人义务的行为人,能救助不救助被害人的,均成立不作为犯罪。A 选项说法正确。 ②夫妻在离婚诉讼期间仍然属于夫妻关系,彼此均负有救助对方的义务。客观上,妻子落水,遇到生命危险,丈夫能救而不予救助,致使妻子溺水死亡,属于不作为致使妻子死亡的违法行为;主观上,丈夫认识到妻子落水的事实,丈夫就认识到

文档评论(0)

abc1394ab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