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机电工程案例百问最终版.pdf

建筑工程管理机电工程案例百问最终版.pdf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工程管理机电工程案例百问最终版 2011-机电工程案例百问-最终版 一、吊装 PL20-起重机选用的基本参数: 1.载荷 (1)动载荷。一般取动载系数K1=1.1 。 (2)不均衡载荷。一般取不均衡载荷系数K2=1.1~1.2 。 (3)计算载荷。计算载荷的一般公式为:Q =K K Q j 1 2   式中 Q ——计算载荷; j     Q——设备及索吊具重量的总和。 2.额定起重量 在确定回转半径和起升高度后,起重机能安全起吊的重量。额定起重量应大于计算载荷。 3.最大幅度 起重机的最大吊装回转半径,即额定起重量条件下的吊装回转半径。 4.最大起升高度 起重机吊臂顶端滑轮的高度: H>h +h +h +h (1H412021-2) 1 2 3 4 式中H——起重高度(m ); h ——设备高度(m ); 1 h ——索具高度(包括钢丝绳、平衡梁、卸扣等的综合高度)(m ); 2 h ——设备吊装到位后底部高出地脚螺栓的高度(m ); 3 h ——基础和地脚螺栓高(m )。 4 PL21-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步骤: 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必须依照本机说明书规定的特性曲线表进行,选择步骤是: 1.根据被吊设备或构件的就位位置、现场具体情况等确定起重机 站车位置(幅度) 。 2.根据被吊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尺寸、吊索高度等和站车位置(幅度),查起重 机的特性曲线,确定其臂长 。 3.根据已确定的幅度、臂长,查起重机的特性曲线,确定起重机 承载能力 。 4.如起重机承载能力大于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重量,则选择合格,否则重选。 PL21-流动式起重机的地基处理: 吊装前必须对地基(或基础)进行试验和验收,按规定进行地基沉降预压试验。在复杂地 基上吊装重型设备,应由专业人员专门进行基础设计,验收时同样要进行沉降预压试验。 PL23-吊装方案的选用原则和步骤:(P185 ,案例) 1. 吊装方法的选择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可行。 2. 吊装方法基本选择步骤: 1)技术可行性分析。对多个吊装方法进行比较,从先进可行、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因 地制宜等方面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 2)安全性分析。吊装方案应安全第一,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对每一种技术可行的方法从 技术上进行安全分析,找出不安全因素和解决的办法并分析其可靠性。 3)进度分析。吊装工作往往制约着整个工程的进度,所以必须对不同的吊装方法进行工 期分析,所采用的方法,不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4)成本分析。对安全和进度均符合要求的方法进行最低核算,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合理 利润。 5)根据具体情况做综合选择。 PL24-起重机械失稳主要原因:超载、支腿不稳定、吊臂(或称扒杆)偏心过大、机械故障等。 预防措施为:严格机械检查;严禁超载;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钢板垫实基础,确保支腿稳 定。 PL24-吊装系统失稳的主要原因:多机吊装不同步,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机吊装荷载分配不均, 多动作、多岗位指挥协调失误,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 预防措施:尽量采用同机型吊车、同吊装能力的吊车;集群千斤顶或卷扬机通过计算机控制 来实现多吊点同步;通过主、副指挥来实现多机吊装同步;制定周密指挥和操作程序进行 演练达到指挥协调一致;缆风绳和地锚严格按吊装方案和工艺计算设置,设置完成后进行 检查并做记录。 PL24-吊装设备或构件失稳的主要原因:设计与吊装时受力不一致,设备或构件的刚度偏小。 预防措施:对细长、大面积设备或构件采用多吊点吊装;薄壁设备进行加固加强; 对型钢 结构、网架结构的薄弱部位或杆件进行加固或加大截面。 二、焊接 PL30-焊前检验: 1.原材料的检查 ,包括对母材、焊条(焊丝)、保护气体、焊剂、电极等进行检查,是否 与合格证及国家标准相符合,包装是否破损,是否过期等。 2.焊接结构设计及施焊技术文件的检查 ,焊件结构是否设计合理、便于施焊、易保证焊接 质量,工艺要求是否表达齐全;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是否均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3 .对焊工进行技术交底的检查 ,明确焊接工艺要求、焊接质量要求和安全防范要求。 4.焊接设备质量检查 ,包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caiy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