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九文化自信—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
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
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和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
主干知识。一网尽览
构建知识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排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包容性
弘扬主旋律指导思想|建设精神文明
中华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因
目标必由之路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充分肯定
文化自信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心环节
民族精神
加强思想道德建没
基本内涵核心原因要求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三单元厂0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0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与民族精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0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0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铸牢民族的精神支柱
文化自信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0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0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第四单元,」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中特|0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色
文化
0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02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高频考点1中华文化很优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单元知识整合
辉煌历程
中华文化很优秀
重要性
灿烂
永恒
的
源远流长中华
的
核心与
民族
基本内涵
文化
小
精神
博大精深
时代特征
与体现
包容性
铸牢精神支柱
弘扬与培育
民族精神
现实意义
人人成为传播者培育民族精神
扬者建设者‖的具体要求
高考试题
分析高考时政裁体
常见考点
1.(2013·安徽高考)安徽山清水秀,人
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
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
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
体现了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
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
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
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
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
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
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014天津高考)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
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
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
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
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
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
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2013四川高考)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
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
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
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
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