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谢 Thanks * * 发 热 体温的升高就是发热? 一、概述 发热(fever):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的0.50C。 生理性体温升高 病理性体温升高 体温升高 月经、剧烈运动、应激 概述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1℃,下午>上午,运动、进餐、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可稍升高。 正常人一般为 36~37℃ 左右 老年人稍低于年轻人。 二、发生机制 产热 散热 平衡 致热源性发热 非致热源性发热 产热器官:骨骼肌、肝脏 广泛的皮肤病变、心力衰竭等 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对流、辐射、传导、蒸发) 甲亢、剧烈运动、惊厥、癫痫持续状态等 二、发生机制 致热原 发热 体温调定点 上移 产热↑ (运动N) 散热↓ (交感N)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外源性致热原 内源性致热原 通过血脑屏障 通过激活白细胞 二、发生机制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如 :颅脑外伤、 出血、炎症等; 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 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 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如:广泛性皮炎、 心力衰竭等。 非致热源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抗原抗体反应: 内分泌代谢障碍: 皮肤散热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三、病因及分类 四、临床表现 1. 发热的分度 低热 37.3~38℃ 中等度热 38.1~39℃ 超高热 41℃以上 高热 39.1~41℃ 2. 发热的临床经过与特点 临床表现 热代谢特点: 产热〉散热,中心体温迅速或逐渐升高 临床表现:畏寒、寒战、皮肤苍白“鸡皮” 骤升型:体温几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如疟疾。 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如结核。 (1)体温上升期 (2)发热持续期 (高峰期、热稽留期) 热代谢特点: 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平衡 临床表现: 皮肤发红、出汗、皮肤灼热、酷热感,皮肤、口唇干燥 (3)体温下降期 (退热期、出汗期) 热代谢特点: 产热〈 散热,体温逐渐下降 临床表现: 大量出汗、皮肤潮湿 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 如疟疾。 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肺炎。 五、热型 热型及临床意义 概念 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 热型 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体温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1度 持续数天或数周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的高热期。 热型 驰张热(remittent fever) 体温常在39℃或以上 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热型 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 骤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热型 波状热(undulant fever) 体温渐升至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热型 回归热(undulant fever) 体温骤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骤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规律性交替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 热型 不规则热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癌性发热等。 寒战: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急性感染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 结膜充血: 常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麻疹、钩端螺旋体病等 淋巴结肿大: 常见于传单、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病、淋巴瘤、丝虫病等。 肝脾肿大: 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 淋巴瘤、黑热病、布氏杆菌病等。 皮肤粘膜出血: 可见于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等 亦可见于急性白血病、急性再障等。 六、伴随症状 皮疹: 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斑疹伤寒、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 昏迷: 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 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伴随症状 七、问诊要点 开始 发病情况 伴随症状 病因诱因 结束 起病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进展PPT医学课件.pptx
- 健康小百科PPT医学课件.ppt
- 检测项目与临床应用PPT精品医学课件.ppt
- 老年血液病诊疗策略PPT课件.pptx
- 老人护理观察PPT课件.ppt
- 临床思维建立PPT课件.ppt
- 慢病管理PPT课件.ppt
- 麻醉与妊娠生理PPT医学课件.ppt
- 皮肤附属器与色素性疾病PPT医学课件.ppt
- 母乳与营养PPT课件.ppt
- 习作:推荐一本书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docx
- 银行对公客户拓展方案-拓展方案(必威体育精装版).docx
- 磷石膏产品投资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 2025年烟草香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银行工作计划书6.docx
- 银行同业金融科技资源投放举措跟踪——以招行与平安为例.docx
- 二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与写作专项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储能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参考范文).docx
- Unit 4 Adversity and Courage Video Time & Assessing Your Progress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001].docx
- 200MW风力发电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齐鲁咨询.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