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课 紫蝶黄蜂俱有情 ——咏物抒怀 3、本诗中蝉的意象与诗人自我的形象一致吗?为什么?联系诗人的生平遭遇来作一探究。 31 明确:本诗中的蝉的意象与诗人自我的形象是一致的。 “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徒劳恨费声”,鸣声是徒劳的,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正如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 “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蝉说,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就寄托身世遭遇说,责怪有力者本可以依托荫庇而却无情,是有理的。 “薄宦”同“高难饱”、“恨费声”联系,小官微禄,所以难饱费声。因此,本诗中蝉的形象无疑是诗人自我的屈身下僚、地位卑微、生活清寒、沦落飘零境遇的象征。诗人官职小,生活潦倒,四处漂泊,因而产生了厌倦官场渴望归隐田园的愿望。这声声凄切的蝉鸣,反复地提醒诗人当下清贫的境遇。 32 4.与本诗相比,骆宾王的《咏蝉》、虞世南的《蝉》寄托了诗人各自怎样的感慨。 33 课后习题二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虞世南 拓展延伸1 34 1、首句“垂緌饮清露”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蝉的头部有两报触须,形状似官员系在颈下的帽带;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固而用“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 2、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鸣声。为什么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的梧桐中传出来的呢?这是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的树,传说鸾凤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见《初学记》引《瑞应图》)。诗人以蝉自比,则其鸣声也就不同凡响。“桐”前着一“疏”字, 让人感到“流响”的易于流传。 35 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从上两句引发出来的议论。“居高”的 “高”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以之比人,不光是 地位高,品格也高。如若品格不高。甚至非常丑恶,即使地位再高也不会受人尊重。只有地位高而品格也高,他发出的声旨影响才大,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诗人把这一命意通过蝉的形象表达出来了。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说:“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今人刘水济《唐人绝句精华》说:“三四句借蝉抒怀,言果能立身高洁者,不待凭藉,自能名声远闻也。” 36 栖高饮露、生性高洁、声音远播。 1、蝉的形象有怎样特点? 2、诗的后两句有什么含义? 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 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37 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38 拓展延伸2 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 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 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露重翅薄欲飞不能 世态多么炎凉, 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 无人知道我象秋蝉般的清廉高洁, 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 39 诗意 首联: 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路谓之冬。” 南冠:这2个字起初指楚国人戴的帽子,因为楚在南 方。后来在《左传》有一句:“南冠而絷者谁也?” (絷:被缚),遂泛指囚犯。 “侵”这个字,应该放在最前面:侵南冠客思。牢房 是一个特别的地方,最大的特别就是能使人静,思前 想后,想后思前,尤其是让人变得敏感,弱小的声音 就能强迫你产生联想,这就是“侵”。 40 颔联: 那:同“哪”。 堪:能忍受。 玄:黑色。 鬓:面颊两边靠近耳朵前面的头发。 玄鬓:指蝉翼,魏文帝时,宫女们将发型梳成蝉翼状,叫蝉鬓 也叫玄鬓。 哪能忍受蝉煽动着黑色的双翼对着我这个白头人鸣叫。 *“影”这个字怎么解释? 唐代的牢房可能没有窗户,估计作者看不见蝉,只是凭听感, “影”这个字应该是指蝉鸣时煽动的羽翼留下的影子。和下句的 “吟”对仗,这个“影”有动词的意思,羽翼的一开一合,影子 也随之而动。 在这2句,作者仍没有将自己比喻成蝉,这个蝉还是身外之物, 而且这个身外之物的“玄鬓影”对自己产生了刺激,使他“白头吟”。 也许在作者看来,此时的蝉是快乐的,自己是悲苦的。越对比越 伤心。 41 小结: 前4句,写了蝉的“唱”,还用“玄鬓”来形容蝉羽,而且还 “影”,蝉的形象栩栩如生,如美妙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