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质量和质量检验的基础知识
质量和质量检验的基础知识
●一:质量
1.质量的意义:
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其输出的质量都是由
客户的满意度来评定的,而客户的满意度又取
决于形成和支持他的过程和效率。所以质量的
意义就是能长期、有效的得到顾客认可,赢得
市场的青睐。将相关的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来
管理,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质量和质量检验的基础知识
2.质量工作的内容
(1)我们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当出现存在
和潜在的质量问题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并跟踪
改进效果。
2)、各部门负责分管其范围内质量改进措施的控制
和实施,并跟踪实施效果。
(3)、质量工作的重点在于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而
不仅仅是事后的检查和补救。所以,我们工作的目的、
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和预防问题。
质量和质量检验的基础知识
二:质量检验的定义
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结合测量,对产品
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2.质量检验就是对成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指标进
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指标
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是否合格。
质量和质量检验的基础知识
●三:质量检验的要点
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以
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作出
决定,这些规定组成产品相应质量特性的要求。
2、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
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结果的基础
3、产品的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实现的,因此,不
仅要对过程的作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合格上岗,对设备能
力进行核对,对环境进行监控,明确规定作业方法,必要时
对作业(工艺)参数进行监控,而且还有对产品进行质量检
验,判断产品的质量状态。
质量和质量检验的基础知识
4、质量检验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
观察,试验,测量,取得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
5、质量检验的结果,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
产品图样,过程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比较
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
量产品质量进行判断。
质量和质量检验的基础知识
●四: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
鉴别功能:
根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判定产品质量是
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鉴别是
把关”的前提,通过鉴别才能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把关”功能:
所谓“把关”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必须
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
实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产品组成部分及
中间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合格的成品不交付,严把
质量关,实现“把关”功能。
质量和质量检验的基础知识
预防功能
现代质量检验不单纯的事后“把关”,还同时起到预防的
作用。检验的预防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过程(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到预防作用。
(2)通过过程(工序)作业的首检与巡检起到预防作用
报告功能:
为了使相关的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质量状
况,评价和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把检验获取的数据和
信息,经汇总,整理,分析后写成报告,为质量控制,质
量改进,质量考核以及管理层进行质量决策提供重要信息
依据
质量和质量检验的基础知识
●五:质量检验的步骤
1.检验的准备工作:
熟悉规定要求,选择检验方法,制定检验规范。在检验
的准备阶段,必要时要对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
的培训和考核,确定能否适应检验工作的需要。
2测量或试验报告:
按已确定的检验方法,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
的观察,测量,试验,得到需要的量值和结果
质量和质量检验的基础知识
3.记录:
对测量的条件,测量得到的量值和观察得到的技术状态
用规范化的格式和要求予以记载或描述,作为客观的质
量证据保存下来
4.比较和判断:
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确定每
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
品是否合格。
5.确定和处置
检验有关人员对检验的记录和判定的结果进行签字确认
对产品(每件或批)是否可以“接受”,“放行”作出
处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