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疾病诊断 乳腺增生性疾病 乳腺增生 是由于卵巢内分泌紊乱而引起的乳腺实质和间质不同程度的增生及恢复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 临床与病理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在30-40岁,可单侧或双侧发病 患者多诉乳房胀痛和乳腺内肿块,症状与月经周期有关,多数月经期前加重 本病病理诊断标准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命名混乱 组织学上包括:囊性增生病、小叶增生、腺病、纤维性病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诊断首先应注意以下几点 增生病的影像学诊断应密切结合患者的年龄 由于本病与月经周期有关,临床怀疑增生时应在月经后1~2周摄片,或经前、经后分别摄片作为对比 部分增生病患者可为多种成分增生,如小叶增生、导管增生。当难以区分何种成份增生时,可统称为增生 乳腺增生症 表现方式、形态密度,结构有以下几种:1、结节型:孤立、密集或散在,直径 3-4mm等腺体密度或稍高-- -------以小叶增生为主;2、小片状:小球形或半圆形致密影,密度增高---以瘤增生表现;3、大片状:肥厚型,累及一个大叶或几个小叶增生,密度不均,以高密度为主,边界清或部分模糊,致使腺体向皮肤边缘突出,形成对周围挤压表现;4、肿瘤型: 表现为密度不够均匀肿块影,难以纤维瘤区别;5、索带型:呈串珠状改变,依导管扩张程度分轻中重度; 影像学表现 X线:增生成分多样,通常表现为乳腺实质内多发或弥漫性不规则片状、棉絮状或大小不等的结节影,严重者常看不到正常乳腺腺体结构。可见钙化,量少,颗粒大,密度均匀。小乳管扩张形成囊肿时,表现为单或多发圆形卵圆形影,可相互挤压呈新月形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合并癌瘤可被致密影掩盖,造成假阴性诊断 乳腺前缘凹凸不平及瘤样增生 乳腺小叶结节状增生 乳腺囊性增生病双乳多发小囊样改变 乳腺小叶增生、导管增生 乳腺囊性增生病 导管末端扩张形成囊肿 双乳多发囊肿 影像学表现 USG检查 乳腺增大,内部回声不均,低回声区与带状强回声交织成网状,类似“豹皮样” 如有囊性扩张,乳腺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多数有包膜,后方有增强效应 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T1WI上增生的导管腺体表现为低或中等信号,与正常乳腺相似 在T2WI信号强度主要依赖于组织内含水量的程度 在动态增强时,片状的增生腺体组织的强化程度于增生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有囊肿形成时,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无强化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平扫增生的组织成片状或结节状多发致密影,密度略高于周围腺体 当有囊肿形成时,可显示为椭圆形水样密度区,密度均匀,无强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患者多为30-40岁,与月经周期有关 病灶多发、弥漫分布、边界模糊 良性肿瘤:乳腺内良性肿瘤,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滑,部分可见粗大钙化 乳腺癌:增生常无血运增加、皮肤增厚及毛刺等恶性征象出现,恶性肿瘤可出现不规整的实质性肿物,形状呈蟹足样,增强。 乳腺肿瘤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瘤是常见的乳腺肿瘤 临床与病理 多发生于40岁以下,好发于卵巢功能旺盛而又调节紊乱的妇女,多为偶然发现,少数可有轻度疼痛,与月经周期有一定关系。触诊肿块光滑、活动、无粘连。 乳腺纤维瘤是来源于乳腺小叶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良性肿瘤,常伴小叶增生,一般单发也可多发,或累及双侧,是由乳腺管和结缔组织增生所致,以巨大纤维瘤、分叶状、多发性纤维瘤癌变率高。 影像学表现 X线 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偶可略为分叶状,边缘光整,密度与腺体密度相似,可伴有晕征。有时肿瘤内可见钙化,但钙化影较粗大,呈环状、块状或斑点状 在致密型乳腺,由于纤维腺瘤密度接近正常腺体密度,故肿瘤常被致密的腺体遮盖呈假阴性 纤维腺瘤在X线测得大小常大于临床测量 脂肪型乳腺,双乳多发腺瘤 巨大纤维腺瘤 乳腺多发腺瘤伴钙化 影像学表现 MRI: 肿块T1WI呈低信号或稍低信号,内部信号均匀,周围脂肪组织的衬托下轮廓清晰。 T2WI信号的特点由肿瘤的组织学成分决定。纤维增生为主的纤维腺瘤T2WI呈低信号;腺管增生的T2WI呈高信号。伴有钙化的T1WI、T2WI图象上信号常不均匀 Gd-DTPA增强扫描可表现为各种程度的增强,但大多数肿瘤表现为缓慢渐进性强化或离心样强化,少许呈快速强化难与恶性肿瘤鉴别 轴位平扫 增强后1分钟 增强后3分钟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影。边缘光整。 CT值一般为15~20Hu。平扫可见瘤体内钙化影,伴有钙化的纤维瘤CT值可达40-50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