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的题型突破
[学习目标 ] 1.掌握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 2. 明确 DNA 结构中的碱基数量关系及相关计算。
3.掌握 DNA 复制的相关计算。 4. 比较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一、对照比较: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有关分析
例 1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 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35 32
B. 分别用 S 和 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35
C.用 S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用 32P、35 S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分别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 C
解析 培养噬菌体需用含活细菌的培养基;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分别用被 35S、32P 标
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保温培养,但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若搅拌不充分,噬菌体的外壳没有与细菌完全分离,沉淀物中存
在少量放射性 35S;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仅能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
遗传物质。
方法总结
1.噬菌体的结构:噬菌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3.噬菌体的标记方法
32 35 32 35
(1)标记细菌:用含有 P 或者 S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获得含 P 或者 S 的细菌。
32 35 32 35
(2)标记噬菌体:让噬菌体侵染含 P 或者 S 的细菌,从而获得含 P 或者 S 的噬菌体。
变式 1 如图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本实验的现象是放射性全部分布在上清液中
35
B.搅拌的目的是促使 S 进入细菌内
14 3 18 15
C. 由于蛋白质中含有 C、H 、O、N 等元素,所以也可以用 C 、 H 、 O 、 N 对噬菌体进行
标记
32
D.整个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还需要用 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以进行对照
答案 D
解析 由于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不侵入细菌, 所以经过搅拌和离心后, 35S 主要
第 1 页
分布在上清液中, 但沉淀物中也可能会含有少量的放射性; 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 (或噬菌体
外壳 )与细菌分开;由于蛋白质和 DNA 都具有 C 、H 、O、N 等元素,所以不能用 14 3
C、 H 、
18 15
O 、 N 对噬菌体进行标记;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可知,还需要设置另一组实验进行对照,该
32
组需要用 P 对噬菌体进行标记。
二、模型构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中的计算规律
例 2 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产程是从规律宫缩开始至宫颈口完全张开.pdf
- 第一次孕检,怎样选择医院.pdf
- 第七单元《乘法》教学分析.pdf
- 第七单元《分与合》教材分析.pdf
- 第七章总结提升.pdf
- 第七讲燃烧与燃料第一课时.pdf
- 第三产程保持平稳姿势娩出胎盘.pdf
-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pdf
-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教材分析.pdf
-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pdf
- 2024年中国钽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不锈钢清洗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分类垃圾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水气电磁阀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绿藻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青海西宁卷)数学(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福建厦门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地理卷.docx
- 2010-2023历年初中数学单元提优测试卷公式法(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德州卷)化学(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省泸州卷)化学(带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