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诗词鉴赏常见意象大全演示模板.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夜雨孤灯是一种常见组合意象。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雨的冷和灯的暖形成对比,黄叶与白头却传出共同的衰颓气息。 夜雨梧桐也是一种常见的组合意象。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黄昏的“梧桐雨”成为古典诗词中表现愁思的经典镜头。 雨打芭蕉。杜牧《八六子》:“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芭蕉雨”将词人长久守望,彻夜无眠的孤凄作了很好的映衬。 c * “黄昏” 忧国伤时的喟叹。“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思亲怀人的惆怅。 “凝情立,宫殿欲黄昏。”(韦庄《小重山》)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伤怀悼亡的悲凉。血色黄昏和朦胧黄昏都是最容易引发伤悼悲怀情感的背景氛围。陈去疾《西上辞母坟》:“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c * 帘(幕) 进出室内,帘往往要卷起,因此诗词中常有“卷帘”“垂帘”、“挂帘”的用语,而这些词往往与表达孤独、寂寥、落寞的心情,与表达离情别怨、伤春惜暮的思想感情有关。 如李白《玉阶怨》哀怨深婉,断人魂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隐昭阳”(《西宫怨》)。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秋叶梧桐,金井霜白,珠帘不卷,一片冷落凄清,可以想见女主人公已是个被冷落的宫妃,珠帘不卷就有一种暗示的意味在里面。 《临江仙》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c * 燕子: 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 ⊙(1)表现春光的美好,或传达惜春之情。 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例1:“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例2:“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 例3:“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 燕子成双成对,易引起了有情人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c * ⊙(3)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例1: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例2:晏殊: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c * ⊙(4)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例1: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 例2: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 例3: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 c * 梅花 (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例1: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例2: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c * (2)隐者高士的象征 例1:张可久《越调.天净沙鲁卿庵中》:“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诗人将我们带入渺无人迹的深幽境地,但秋高气爽,何来“探梅”之说,其实这“梅”便是如梅之高洁隐士——鲁卿。以梅比隐者,隐者亦是梅。 例2:方岳《梦寻梅》:“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诗一开始就推出一个幽雅僻静的背景,曲径通阴者之家,这是诗人理想的生活。所谓“寻梅”,亦莫不是寻隐逸。 c * (3)清冷淡雅的美人 梅花自古便有“霜雪美人”的意象,于是,后世常以梅花比美人,不仅因为它本身具有美人姿态,还因为它有清冷淡雅的美。 例1:苏轼《定风波红梅》:“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这是词的上片,开始便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因“迟”开而与桃杏同放。梅花生就冰清玉洁之姿,怎合姹紫嫣红之群?所以“乔装改扮”,尽显美姿丰神。 例2:姜夔《疏影》:“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写王昭君的月夜归魂,给梅花形象增添了血肉。 c * (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 梅花在成为春之使的同时,也成了传递友情的工具。 例1:南朝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