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单元《听:苗岭的早晨 》教学设计.doc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单元《听:苗岭的早晨 》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苗岭的早晨》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指导学生用愉快的情绪,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    2、准确掌握三拍的强弱规律及三拍舞蹈韵味。    3、聆听《苗岭的早晨》,初步了解乐曲的段落。 能力目标:1、通过打击乐器伴奏、唱歌、舞蹈各种形式来表现歌曲,培养学生良好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合作能力。    2、能专注地聆听《苗岭的早晨》,体验小提琴与口笛不同的音色,感受体验苗族民俗风情,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和思维想象力。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地学习、乐曲地欣赏,引导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教育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学会歌曲,能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演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自信地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有关苗族风情的图画,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碰铃 串铃 铃鼓 双响筒 绸带),节奏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乐曲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大家闭上眼睛,咱们听着音乐出发! 1、欣赏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   播放音乐   在不同的段落出示不同图画(有关苗族风情的画面)   师:你有什么感受?   介绍乐曲《苗岭的早晨》和苗族乐器——口笛。 2、欣赏小提琴独奏《苗岭的早晨》   师:我们再来欣赏这首乐曲,不过,这是由另一种乐器演奏的,你能听出是 哪种乐器演奏的吗?可以用动作表现出来。 3、比较两种乐器音色  师:这首《苗岭的早晨》你喜欢哪种乐器演奏的?  引子部分。  睁开眼睛,边听音乐边欣赏画面。  学生说出真实地感受。  聆听乐曲,听出乐器用动作表现。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教师的问题。  小朋友闭着眼睛,静心聆听音乐。 四、歌曲教学 师:刚才我们来到苗岭,这里风光非常优美。下面,我们到苗族村寨去逛一逛吧。 (出示苗族芦笙节、人们边歌边舞画面) 师:苗族人民能歌善舞。特别是节日或欢庆丰收的时候,人们聚集在山坡上、广场上吹起了芦笙,唱出了欢乐的歌,跳起了苗族舞蹈。 (出示苗族服饰图)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服装上是用什么做装饰的?她们在舞蹈的时候这些装饰品挥发出怎样的声音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回答问题)  金属,银子,铃铛… 师:我们来学一学她们跳舞时身上铃铛发出的声音好吗? 1、节奏练习:(出示卡片)  XX X X│XX X X│X.X XX│X――‖ XX X X│XX Xо│XX X X│ XX X о‖  ⑴学生用串铃进行节奏练习。  ⑵在“о”处加上“嗨”练习。 2、感受旋律:  师:姑娘们身上的铃铛声真好听。听!那边又传来了美妙的歌声。  ⑴播放歌曲《铃铛舞》范唱  ⑵再次播放歌曲范唱。 学做吹芦笙动作,用“LU”跟录音哼唱歌曲。  ⑶第三次播放范唱。 用串铃或动作来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继续用“lu”哼唱。 3、朗读歌词: (出示歌曲)  ⑴请个别学生朗读  ⑵换一种方式朗读(按节奏朗读歌词)教师用双响筒伴奏。 4、学唱歌曲: (1)跟钢琴学唱。 (2)师分句教唱  (3)师:你还有哪些不会的或者你觉得难学的部分请提出来,让同学或老师帮助你。  (4)引导学生用欢快地情绪演唱歌曲。 五、表现歌曲 (1)教学用碰铃和手摇铃打节奏。  (2)请生单独上台表演。  (3)全体同学分组练习:打击乐伴奏、唱歌。  (4)请学生相互评价。  (5)跟音乐教师与全班学生合作表现歌曲。 六、师小结,下课

文档评论(0)

139****94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4044076000006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