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罍子”凸显中华酒文化.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炸罍子”凸显中华酒文化 张华松 在安徽,特别是皖北一带,宴请中盛行“炸罍 (Léi 与雷 同音)子”的饮酒风俗。亲朋好友相聚,盛情招待客人,饮酒 到一定高潮时,两人或者多人,放弃小酒盅,捧起盛满酒的 大酒杯,相互碰撞一下,然后一饮而尽,表现出一种深厚的 友情和豪放的酒风,这就叫“炸罍子”。 然而,这一盛行的“炸罍子”,却很少有人知晓“炸罍子”的“罍” 是哪个字,也不知“炸罍子”的具体礼仪,更不了解“炸罍子”的 真正内涵和寓意。因此,有很多人把“炸罍子”简单地理解为 使用大酒杯,相互碰撞听个响,然后一饮而尽就叫“炸罍子”, 而且把“炸罍子”的“罍”字误认为是打雷的“雷”字。 “ 罍”也作櫑、 (鑘)、 。上 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释“罍”: “中国古代器名。青铜制。也有陶 制。圆形或方形。小口、广肩、深腹、圈 足,有盖,肩部有两环耳,腹下又有 一鼻。(如图一、二、三)用以盛 酒和水。盛行于商周时期。”上海 图一,圆形青铜罍 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文字诂林》介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多 年研究成果认为:“近年所发现商周时代铜罍和陶罍,都是大 型的盛酒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黄金贵所著的《古代文化词 1 义集类辨考》对“罍”解释更明细:“罍,初为陶制,晚商时出 现铜罍。有方圆二形。圆形者,小口,为储酒而防蒸发;广 肩,肩生两耳,便于搭手倾倒;大腹,下腹瘦;小平底,或圈 足。方形者,宽肩,两耳,加盖。以圆形者居多。铜罍,唯 大,盛酒必多,多而存久,则为储酒。 但储久变酸蚀铜,食而中毒,故古人 储酒,多用陶罍。殷墟出土之陶罍远 多于铜罍。然而用于庙堂宴享,陶罍甚 为粗陋,故礼仪场合,仍用铜罍。于是 陶罍 以实用,铜罍 以礼观,相得益 罍 彰。铜罍既为礼观而设,故外饰尤为精美。”东汉许慎《说文 解字》也阐明:“櫑,龟目酒尊”。《尔雅·释器》也定位:“罍,器 也;小罍谓之坎。”然则罍有大小。“大者受一斛”。(“斛”(hú)中国 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礼仪》 讲:“十斗曰斛”。“斗”,是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一 斛即相当于一罍。 那么,“炸罍子”其真正含义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凸显 中华酒文化、酒礼仪的呢? 其一,“炸罍子” 凸显华夏儿女热 情好客、待人诚实的朴素本色。先从“罍” 字造字的创意来看。“罍在中国古代字,” “六书”造 字法中属于会意字,三个田地的“ 田” 2 图三,老子故里涡阳天 字摞在一个“缶” (“缶”是中国古代一种大肚小口的瓦制器 皿,也是一种古代瓦质的打击乐器)字上,其寓意:用所 有田地,即三个“田”字(在古代,“三”代表最大、最多之意 所生产的谷物酿造出的酒,装在这个器皿中,而形成一个 新字——“罍”(即成为古代重要盛酒的器皿),用盛有依赖生 存的粮食酿造出的一罍酒去招待客人,足以体现华夏儿女热 情好客、待人诚实的朴素本色。 其二,“炸罍子” 凸显龙的传人重情厚友、为人豪放的爽 快性情。为表示对待客人深厚的情谊和高兴的心境,不顾饮 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