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复习.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TCSL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从学术上能较精确地指称这一学 科内涵和性质的,应该就是这个名称,即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英文缩写为 TCSL 。这一名称既能指在中国进行的对外国人(海外华人) 的汉语教学,即对外汉语教学。也能指世界各地的对外汉语教学,而且还能包括 与之性质大体相同的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 二、 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由来已久,肇始于汉代,大兴于唐代。 明末金尼阁的《西儒尔目资》和清末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可算当时影响最大的, 有代表性的汉语教材。 三、 1987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于2006 年改名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 四、 1950 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 语教学的专门机构。 五、 1958 年 北京大学第一本对外汉语教材是《汉语教科书》 六、 2004 年,中国在海外创办“孔子学院”,韩国汉城成立第一家孔子学院“汉城孔 子学院”(现为首尔孔子学院) 七、 2007 年 2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ase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简称 MTCSOL ) 八、 我国第一部对外汉语教学录像片是《中国话》,于 1981 年 10 月完成摄制 九、 1985 年首次招收本科学生的 4 所学院是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华东师 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 十、 1962 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部独立,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是第一所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是北京语言大学的前身 十一、 对外汉语教学从学科隶属上应该属于应用语言学 十二、 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十三、 在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中,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 十四、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 1. 初创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六十年代初) 1950 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的专门机构。 2. 巩固和发展阶段(六十年代初——六十年代中期) 1962 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部独立,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是 第一所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是北京语言大学的前身 1965 年下半年北语创办《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我国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专 业刊物) 3. 恢复阶段(七十年代初——七十年代后) 4. 蓬勃发展阶段(七十年代末至今) 1987 年 7 月组成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常设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 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现有 400 多所高校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十五、 测试的质量保证 1. 效度(validity ) 效度也叫有效性,指测试的有效程度,也就是测试的内容和方法是否达到了测试目的。 2. 信度(reliability ) 信度也叫可靠性,是指同一个卷面和难易程度相同的试题用于水平基本相同的测试对象, 测试结果是否基本相同。 3. 区分度(discrimination ):区分度是指试卷能不能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 4. 反馈作用(backwash ):反馈作用是指测试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十六、 汉语短期教学具有短期、强化、速成的特点。 十七、 对比分析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其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 心理学和迁移理论。 十八、 大写字母 C 文化(简称大文化):即正式文化,包括经济、政治、哲学、文学艺 术、历史、科学以及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等。Culture 小写字母 c 文化(简称小文化):即普通的社会习惯。指风俗习惯、生活方式、 行为准则、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等。Customer 翻译为普通社会习惯 十九、 文化休克(Cutural shock )是指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或学习的人, 由于 文化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 出现于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冲突 和适应挫折期。 二十、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