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水浒传》英雄观比较论(整理)(一).pdf

《三国演义》《水浒传》英雄观比较论(整理)(一).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 海 无 涯 《三国演义》《水浒传》英雄观比较论 1 我国古代一脉相承的英雄观 说起英雄,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器宇轩昂,顶天立地且有勇有谋的人,比如力 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的霍去病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 英雄崇拜的传统。之所以崇拜英雄,源于原始社会古人对天灾人祸的难以预见、 对大自然神力的畏惧敬仰以及意识到自身力量的薄弱所引起的,他们急需有具备 超人智慧、天生神力的神或半神来带领他们生存下去,因此在潜意识中产生了最 原始的英雄崇拜思想,意图通过塑造一个完美的英雄人物,来动员和激励集体学 习和崇拜这一人物,以达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比如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 伏羲造八卦等,它属于意识形态层面的价值判断,是时代发展特定的产物和时代 精神的人格体现,符合这一时期社会群体的利益需求。我认为古人的英雄崇拜是 英雄一词产生和发展的雏形。 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发展,英雄的队伍得以不断壮大,但英雄的概念一直模 糊不清,直到西汉末年班彪《王命论》和方望《辞谢隗嚣书》才开始出现了“英 雄”概念。但从史料看来,这时期的英雄仅在能力方面高人一等,其他与常人并 无不同,社会地位也无高下之分,甚至连“英雄”二字的使用都极少出现,仅在 班固《汉书·刑法志》中出现“总揽英雄,以诛秦项”之语。英雄观真正形成和 发展是在汉末三国时期,王粲(177—217)编著《英雄记》,刘劭(180—245) 《人物 志》专节讲述英雄,首次明确地给英雄下了定义。《英雄记》客观记录了曹操、 袁绍、董卓等人的生平和事迹,对人物的善恶好坏同时记载在册。刘劭《人物志 ·英 雄》中认为英雄须具备“聪、明、胆、力”四要素,即“聪能谋始,明能见机, 胆能决之,力能过人。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 也。”他认为英和雄是有区别的,有谋略且能决断的人为英;有胆略且武艺过人 的为之雄。只有聪明胆力兼备之人,才可称之为英雄。并举了刘邦和项羽为例, 首次给中国的英雄观念下了明确的定义。而通过三国时代人物的对话和故事,我 们也能了解英雄概念的发展确实与三国时代的人物有密切联系,比如曹操和刘备 的“煮酒论英雄”就当时各方诸侯是否为天下英雄展开讨论;诸葛亮《隆中对》 ) 称刘备“总揽英雄,思贤如渴”等,可见英雄观念成形于三国时代并无大的争 议。贺昌群先生在《英雄与名士》中指出:“英雄之名,起于灵帝时黄巾农民战 争,郡太守与刺史制度已为宦官及其爪牙所败坏,地方政治紊乱不可收拾,军政 大权落于州牧之手,凡能匡扶汉室,安定天下,文能经邦,武能拨乱的人,便可 以称为英雄”。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在乱世三国,立志匡扶汉室的刘备、文 1 学 海 无 涯 武兼备的曹操具备以上特点,无愧于英雄的称号,而当时人才辈出,有以上志向 和能力的能臣不在少数,可见英雄观念的产生和推崇确实是大势所趋。而时人罗 贯中的《三国演义》正是在陈寿的《三国志》和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写成的演义小 说,因此英雄观念也就在小说中更加鲜明地延续和发展下来了。 元末明初和《三国演义》同时出现的《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它 描述了我国历史上的一次农民起义,深刻地挖掘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的塑造 了众多的英雄形象。尽管它没有《三国演义》有演义历史的真实性,但书中所体 现出来的英雄观念,却是与《三国演义》是一脉相承的。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是作家的原因。相传《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一样也是出自罗贯中之手, 而经施耐庵整理和润色以出版,罗贯中著《水浒传》曾说:“每成一稿,必与门 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弟子罗贯中者为尤多。”而施耐庵此人一生经历了 元朝末年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又经历了激烈的农民起义。他对朝廷不满,所以 弃官,同时又拒绝张士诚和朱元璋的徵召,隐居一生。他自己的行动,说明他是 痛恶封建统治的。在《三国演义》中写英雄信手拈来的罗贯中和有特殊人生经历 的施耐庵的笔下,《水浒传》的英雄气得以延续和发展是再正常不过了。其次是 时代原因。北宋末年,皇帝昏庸,宦官当道,残杀忠良,民不聊生。在这种时代 背景下,农民起义是必然结果。而起义要获得胜利就需要英雄的出现,这又是一 个呼唤英雄的时代,所以在《水浒传》中,竭力鼓吹反抗封建朝廷的统治,歌颂 落草为寇的英雄,歌颂农民起义的胜利是全书的主题。得益于

文档评论(0)

number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