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状态方程[借鉴].pptVIP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2.3.1 范德华方程 理想气体 体积修正项 b为斥力参数 分子间力的修正项 a为引力参数。 van der Waals 方程是最早提出的描述实际流体体系的立方型状态方程。 由于分子相互吸引力存在,分子撞击器壁的力减小,造成压力减小。压力减小的数值与撞击器壁的分子成正比;与吸引其分子数成正比,即与气体比容的平方成反比。 分子本身占有体积,分子自由活动空间减小,由V变成V-b。 a/V2 分子引力修正项 b体积校正项 1873年荷兰莱顿大学范德华,在其博士论文—“关于气态和液态的连续性”中提出vdW EOS ; 不仅修正了理想气体EOS,而且论证了气液态混合物是以连续方式互相转化的,是第一个同时能计算汽液两相和临界点的方程。 191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范德华方程常数a、b的确定 对于Van der Waals方程 应用临界等温的数学特征,即 (2) 临界等温线在C点的斜率等于零 临界等温线在C点的曲率等于零 对(1)式求关于摩尔体积V的一阶和二阶偏导数 ,即可得 (3) (4) 联立求解方程(3)和(4),得 (5) 将方程(1)用于临界点,即与(5)式联立,即得 vdW常数常用形式 将(6)式与(5)联立,即得 由于VC的实验值误差大,a,b要用Pc,Tc来表示 (6) (7) 根据实际气体压缩因子的定义: van der Waals方程给出了一个固定的压缩因子Zc ,即Zc=0.375。而多数流体的Zc实验值在0.23~0.29之间,明显低于 van der Waals 方程的Zc值。可见van der Waals 方程计算准确性不高。 2)vdW EOS的缺点 两项修正项过于简单,准确度低,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精确描述真实气体的P-V-T关系。 实际应用少。 3)vdW EOS的改进 改进形式为Redlich-Kwong( RK );Soave RK (SRK ) ;Peng-Robinson (PR )状态方程 但改进形式均以vdW状态方程为基础 改变了方程的引力项Patt,以使得计算的V减小,试图改进方程计算P-V-T的准确性; RK方程明显优于vdW方程,是真正实用的EOS。 VdW方程: 2.2.3.2 Redlich-Kwong状态方程 RK方程 RK方程常数的获取 用同于vdW方程的方法得到常数a,b值, 即临界等温线在临界点的条件得到: R-K 方程中常数值不同于范德华方程中的a、b值,不能将二者混淆。 同理,我们可以得到RK方程的ZC 与van der Waals方程相比,RK方程计算的ZC与多数气体ZC的实验值更为接近,因此RK方程计算精度比van der Waals方程有了明显的改善。 RK方程的特点 1、RK方程计算气相体积准确性有了很大提高。 2、RK方程能较成功地用于气相P-V-T的计算,但计算液相体积的准确性不够,不能同时用于汽、液两相。 3、RK方程用于烃类、氮、氢等非极性气体时,即使在几百大气压精度都较高,误差仅在2%左右;但对于氨、水蒸气等极性较强的气体则精度较差,误差在10-20%。 4、 对RK方程进行修正,但同时降低了 RK的简便性和易算性。成功的有Soave的修正式(SRK) Soave把RK方程中的常数a看作是T的函数 ω:偏心因子 与RK方程相比,SRK方程可计算极性物质,更主要的是可计算饱和液体密度,使之能用于混合物的汽液平衡计算,故在工业上获得了广泛应用。 2.2.3.3 SRK 方程 1955年,Pitzer在系统研究了蒸气的数据后正式提出了偏心因子的概念。 显然,简单流体的偏心因子为零,而其它流体的偏心 因子均大于零(除过H2和He)。偏心因子实际上代表了 实际流体与简单流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差异。 目前,各种纯流体的偏心因子可通过查表得到,见本 教材附录。 SRK 方程的特点 Zc=1/3,与实验值相比,仍然偏大; 计算常数需要Tc,Pc和?,a是温度的函数; 对烃类计算精确度很高。 除了能计算气相体积之外,能用于表达蒸汽压(汽液平衡),是一个适用于汽、液两相的EOS,但计算液相体积误差较大; PR方程预测液体摩尔体积的准确度较SRK有明显改善,而且也可用于极性物质。 能同时适用于汽、液两相;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2.2.3.4 Peng-Robinson(PR)方程 由于RK方程和SRK方程均无法准确预测液相摩尔体积,且ZC数值与实验值相比明显偏大,因此Peng和Robinson提出了他们的状态方程 1) TTc 2) T=Tc 3) TTc 1 V有三个根,在不同温度区域的意义 立方型状态方程的求解 以vdW方程为例: 2)T=Tc 1)TTc 仅有一个实根,对应于液体的摩尔体积VL或气体的摩尔体积VV。 当P≠P

文档评论(0)

蔡老二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