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免疫学:第二节 引起人类疾病的常见病毒.ppt

微生物免疫学:第二节 引起人类疾病的常见病毒.ppt

  1. 1、本文档共1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狂犬等带毒动物 所致疾病:疯狗病,狂犬病(恐水病) 传播途径:患病动物咬伤,经伤口进入,潜伏期1-3月 病毒抗原(IF) 病毒RNA (PCR法) 微生物学检查 狂犬: 尼氏小体,病毒抗原 病人: 尼氏小体 防治原则: 1.控制犬类 2.处理伤口 20%皂水——70%酒精 3.被动免疫 高效价狂犬病毒马血清 4.自动免疫 灭活疫苗 八、其他致病性病毒 (一)疱疹病毒(HSV) 是一群中等大小的双股DNA病毒,有包膜。有110个以上成员,根据其理化性质分为三个亚科。 (1)增殖速度快,引起细胞病变: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2)生长周期长,感染细胞形成巨细胞。 (3)感染的靶细胞是淋巴样细胞,可引起淋巴增生。 γ疱疹病毒:如EB病毒 疱疹病毒共有特征: 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 在感染细胞核内形成包涵体 可形成增殖感染和潜伏感染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 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时发现,故名 形态结构与其它疱疹病毒相似 主要侵犯B细胞 在B细胞内引起两种形式的感染 增殖性感染 非增殖性感染 不同感染状态时表达的抗原不同 所致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非洲儿童淋巴瘤(即Burkitt淋巴瘤) 鼻咽癌 唇疱疹 齿龈炎 脓性指头炎 垂直传播或分娩时感染 水痘 带状疱疹 Burkitt淋巴瘤 Herpes Simplex Virus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in humans: from harmless to life endangering virus–lymphocyte interactions (二)人乳头瘤病毒 乳头瘤病毒属于乳多空病毒科,乳头瘤病毒属,包括多种动物的乳头瘤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 1、生物学性状: 球形,无包膜,立体对称,具有9个ORF,dsDNA,已发现60型 2、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播途径 所致疾病 直接接触感染 先天感染(产道感染) 性感染 不引起病毒血症 临床表现多样性(疣) 与宫颈癌有关(疫苗) (三)出血热病毒 1.汉坦病毒 属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多布拉伐病毒、等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及汉坦病毒肾综合征(HPS)的病原 由鼠类等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首先由韩国在1978年从该国疫区捕获的黑线姬鼠肺组织中分离出,并根据分离地点称为汉滩病毒 疫源地遍及世界五大洲 我国是HFRS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本世纪30年代首先在黑龙江省孙吴县发现此病 80年代中期以来,年发病人数超过10万,病死率为3~5%,有的地区高达10% 分地区性和季节性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潜伏期一般为两周左右,起病急,发展快 典型病例具有三大主症,即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 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水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HFRS的发病机理很复杂   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免疫细胞   病毒直接作用 、免疫病理损伤 2.新疆出血热病毒 自然疫源疾病,主要分布于有硬蜱活动的荒漠和牧场 野生啮齿动物(牛、羊、马、骆驼等)是储存宿主 传播媒介为亚洲璃眼蜱,病毒也可经卵传递 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4~5月为流行高峰 潜伏期7天左右,临床表现为发热、全身疼痛、出血及中毒症状 病后免疫力牢固 (四)黄病毒 有包膜,单正链RNA,二十面立体对称。包括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黄热病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由节肢动物传播的虫媒病毒 与甲病毒共同特征 1.小球状。 2.单正链RNA 3.对热等敏感,不耐酸 4.由节肢动物传播的 临床症状 1.脑炎:乙脑、森林脑炎、东方马脑炎 乙脑病毒 乙脑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单正链RNA 有包膜 二十面立体对称 三种结构蛋白   E 镶嵌在包膜上的糖蛋白   M 位于包膜的内面   C 为衣壳蛋白 抗原性稳定 致病机制 带毒蚊虫叮咬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淋巴节内增殖 少量入血 肝、脾单核巨噬细胞内增殖 二次病毒血症 突破血脑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病变 顿挫感染 传染源及储存宿主? 主要传染源是家畜、家禽 猪→蚊→猪的传播环节 病毒在蚊体内增殖,可终身带毒 传播媒介 三带喙库蚊、伊蚊、按蚊 易感人群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 通常流行区以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 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罕有二次发病者 乙脑的预防 灭蚊防蚊 稻田养鱼或洒药等措施控制稻田蚊虫孽生;在畜圈内喷洒杀虫剂 人群免疫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