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变矩器培训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液力变矩器 二、学生分析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 学法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1. 工程机械中是怎样把力主步放大的? 小组讨论 引入变矩器 2. 工程机械中液力变矩器与离合器异同点? 我们已经知道在发动机和手动变速器之间有离合器总成。而在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之间是没有离合器总成的,液力变矩器正好处于离合器总成的位置,液力变矩器是否要完成离合器的功用呢? 它与离合器相比较有哪些不同呢? 3. 工程机械中缓冲吸振装置有哪些? 引入工程机械中的减震缓冲装置 引入变矩器的工作特点 4. 变矩器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 工程机械行业 在其他行业等,举例讲解 问题引导 一、新课导入 液 力 变 矩 器 二、课程实施 结构组成 由于泵轮涡轮的半径相等的,故当泵轮的转速大于涡的转速时,泵轮叶片外缘的液压大于涡轮叶片外缘的液压,形成压力差,致使工作液在泵轮和涡轮之间有循环流动,泵轮接受发动机传来的机械能,传给工作液,使其动能提高,然后再由于工作液将动能传给涡轮。涡轮旋转再将液体的动能转换成机械能向外输出,能够变矩,是因为安装导轮,通过导轮给涡轮施加反作用力矩,最终实现液力变矩器的输出力矩的变化。 涡轮冲击导轮 泵轮冲击涡轮 四元件双导轮 根据液力变矩器工作轮的数目,可将工程机械所用液力变矩器主要分为三元件单级式、四元件双涡轮、四元件双导轮三大类。 国产液力变矩器的型号含义: YB——D——数字 YB——是液力变矩器的汉语拼音的缩写,D——是指变矩器的最大圆直径(以毫米单 位),数字——指表示其系列化数。 泵轮和涡轮均为盆状的。泵轮与变矩器外壳连为一体,是主动元件;涡轮悬浮在变矩器内,通过花键与输出轴相连,是从动元件;导轮悬浮在泵轮和涡轮之间,通过单向离合器及导轮轴套固定在变速器外壳上。 1.驱动齿轮 2.驱动壳 3.涡轮 4.变矩器壳 5.泵轮 6.驱动齿轮 7.导轮轴 8.盖 9.联 轴节 10.涡轮输出轴 11.导轮轴毂 12.导 轮 13.油泵壳 14.驱动齿轮 15.粗滤器 16.放泄口 17.涡轮毂 18.压板 19.导向器 在泵轮(5),涡轮(3)和导轮(12)中充满着工作油。当泵轮(5)旋转时, 泵轮使油液冲击到涡轮叶片上,从而涡轮旋转。油从涡轮流出进入导轮,并从导轮流出,进入泵轮进口。完成油的循环相连。 导轮可以改变液体的旋转运动,从而使涡轮力矩有可能增大。而涡轮力矩是随工况而变化的。因此,当负荷增大时,涡轮会受到较大的阻力矩 ,从而自动降速。所以,液力变矩器可以保证机械得到平稳的传动。 动力输入路线为:驱动齿轮(1)→驱动壳(2)→泵轮(5) 动力输出路线为:涡轮(3)→涡轮毂(17)→涡轮输出轴(10) 1、变矩器油温升高过快? 变矩器是否有内泄漏现象,背压阀是否工作正常,水箱是否该注入水等等一系列问题。 2、变矩器中的油压过低? 溢流阀是否工作正常,油泵泵是否工作正常,是否存在内外泄漏现象 3、变矩器中的异常响动? 看内部结构是否有损坏,变矩器有野中是否混入空气等 4、变矩器工作无力? 变矩器的背压阀是否正常工作,油压是否正常,有无内外泄漏现象等 习题: 1、液力变矩器有_____、 ______ 、 ______ 、三个工作轮组成。    2、名词解释: 1)循环圆 2)液力变矩器的“级”和“相” 3、液力变矩器的优缺点? 作业: 1、简答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组成及各工作轮的作用。    2、液力变矩器的级与相的概念。 3、工程机械上常见的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三、终结阶段 1、重点掌握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原理。 2、掌握液力变矩器的与 一些基本概念。 3、熟悉典型类型的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组成,了解动力 传递路线。 4、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学生的“主体”作 用作文章,不浪费任何一个促使学生“自省”的机 会,以积极的双边活动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发现结果、 发现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的全 面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具体教学中,教师创 设问题情境,学生在这一情境中去讨论分析、探究 发现,以符合学生思维的形式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达到了教学目标,优化了整个教学。 请批评指正 谢 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6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