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 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礼貌的特征及汉语礼貌语言运用的特点.ppt

第二章 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礼貌的特征及汉语礼貌语言运用的特点.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中国文化礼貌的特征及汉语礼貌语言运用的特点 第一节 中国文化礼貌的特征 (一)自谦尊人 “互相尊敬,互相谦让” (二)相互关切 中国文化在人际交往中,视朋友好亲人,以热情关心为礼貌。 (三)互相体谅 即重视移情的作用,做到设身处地和宽厚待人。 (四)以诚待人 只有在思想感情上尊重、体谅他人,才会在言谈举止中合于礼貌。 第二节 汉语礼貌语言运用的特点 一、汉英社交称谓对比 1、中西方相互称呼的常见错误 (1)套用汉语的称谓习惯,滥用职务或职称。例如: (2)将尊称与名字相连。 称呼某外国男士为Mr.David或大卫(名)先生 称某女士为Miss Mary 或玛丽(名)小姐 (3)单用姓或随便用名称呼人。 (4)随便用“老”和亲属称谓称呼外国人。 2、英语国家的人称呼中国人时的 常见错误 (1)不清楚中国人姓名的顺序,常常误将中国人姓名最后一字当成姓。 (2)对已婚女子的姓常常发生误会,误以为她们的姓是其丈夫的姓。 (3)对中国同事和朋友不知如何称呼,许多人只好采用不中不西的“折中”办法:直呼全名或只呼姓。 (4)对中国人在学术讨论会上不分男女都称“先生”感到难以理解。 (二)汉英社交称谓差异 1、职务称谓的差异 西方文化的职务称呼很有限,只适用于下列人员:高级政府官员,如总统、总理、部长、省(州)长、法官、参议员(美)等;宗教人士,如神父、主教、修女等。 2、专业职称和职业称谓的差异 英语专业职称和职业称谓词也极为有限,只适用于是professor(教授、美国大学教师)、 doctor(博士、医生)、 nurse(护士)、 waiter(服务员) porter(搬运工)。 3、通用尊称的差异 4、姓、名与尊称的连用 5、称谓泛化的差异 6、汉英称呼与人际关系 二、汉英介绍语对比 3、重自谦与重对等 (二)介绍他人时的中西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 (一)将男子介绍给女子 (二)将同性年少者介绍给同性年长者 (三)将同性次要人物介绍给更重要的人物 (四)将客人介绍给主人 (五)将小姐介绍给太太 (六)先近后远 (七)自然顺序 (八)先次后要 (九)先温后暴 2、第一次见面时的中西方礼节差异 (1)问候语的不同 (2)礼节动作的文化差异 A、起立 B、握手 三、汉英招呼语对比 (1)汉英招呼语的文化冲突 A、有些招呼语被理解成了解信息的问题 B、有些招呼语又会被人理解为对别人私事的无礼探听和粗暴干涉 C、也有些外国人抱怨中国人常常毫无意义地提出一些明知故问的问题 D、中国人以“叫人”的方式打招呼也会被英语国家的人理解成因事喊住对方 (2)汉英招呼语的相似点 A、汉英招呼语都有问候语 B、评论型招呼语汉英都有 a、中国人见景评论时既有赞扬语,也有大量的中性描述 b、用祝愿语打招呼在汉语中还不多见,但在英语中用得很多 c、英语招呼语的赞扬重在对人外表的欣赏,汉语却重在对内在品德或精神的钦佩。 四、汉英寒暄语对比 (1)认为中国人喜欢探听和干涉别人的私事 (2)认为中国人爱问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或讲一些毫无意义的大实话。 (3)认为中国人爱给人下命令 中西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在相互寒暄中引起文化冲突。 五、汉英告别语对比 (1)汉英告别语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引起的文化误解 A、认为中国人爱发表莫名其妙的声明 B、认为中国人喜欢将离去的原因推给别人 C、认为中国人爱以长者的口吻教训人 D、认为中国人打电话不会说“再见” (2)汉英告别语的文化差异 A、对当前接触的评价 B、辞别语的自指与他指 C、两种含义的道歉 D、关切与祝愿之别 (3)表达再次相会的愿望的 形式存在差别 美国人常用表达再次相会的愿望的方式送别。 以表达再次相会的愿望的方式道别在汉语中也大量存在。 (4)结束交谈的过程的差异 寻找合适的终止谈话的机会、由客人提出需要告辞、客人最后离去。 (5)汉语招呼式告别语的特殊含义 这是汉语特有的告别语。 六、汉英请客与授礼习俗对比 A、预约 中国朋友和同事之间送人远行或朋友远行归来之后的拜访、婚丧大事或探视病人、对远方来客到达后登门探望,等等,人们习惯于采用一种肯定句的通知方法告诉对方将要去看望他,有些人甚至不经约定就登门拜访。 英语国家的人认为在一般交往中不事先约定就造次访问是不礼貌的,而只说自己要什么时候去看望某人似乎是暗示被访者不论是否有事都必须在家中等候,因而也显得极不尊重别人。 B、谁邀请谁 请客吃饭,在英语国家被看成是邀请朋友平等的欢聚与交谈,因此是主客双方都乐于举行的社交活动,但邀请者只能表达自己良好的愿望而决不强加于人,以便于给人以接受或拒绝的充分自由。 I was wondering if you′d l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n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