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ppt

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北宋中叶的文学革新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欧阳修领导并完成的第二次古文运动,确立了散体文的正宗地位,使骈体文在六朝以来六百年间所占的优势从此告终。由于古文运动的强大影响,产生了宋四六和文赋,宋诗也开始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 第一节 欧阳修和第二次古文运动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十四岁中进士后,逐渐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和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里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他为宋代诗文的发展,特别是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一生担任过朝廷和地方的许多官职,也是北宋中叶重要的政治人物。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 ,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 。 就其性质而言,唐代的古文运动是复西汉、先秦之古,宋代的第二次古文运动则是复韩、柳之古,名为复古,实际上是针对晚唐、五代文弊和西昆体的流行而进行的革新。 《与高司谏书》《朋党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亭记》《秋声赋》 欧阳修继承并发展了韩愈文从字顺的正确作法,而避免了韩愈尚奇好异的作风。欧阳修在散文方面的成就,作为当时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是毫无愧色的。欧阳修的文风,还对明清时代的唐宋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 欧阳修和苏、梅的新诗风 一、欧阳修的诗歌创作  “诗穷而后工” 欧阳修今存诗八百六十多首,他的诗吸收了韩愈议论化和散文化的特点,而又避免了韩愈诗造语的险怪生僻。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丰乐亭游春》 《再和明妃曲》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於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是我国诗歌特殊评论形式——“诗话”的开始,共一卷二十八则。本来只是题名为《诗话》,后人为了避免和其他诗话相混,于是改称为《六一诗话》。它以随意漫谈的形式去评论诗歌,其中包含着很多精辟的见解,体现了作者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立场以及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素养。 二、欧阳修的词 刘熙载《艺概》 :“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欧阳修的词现存《六一词》和《醉翁琴趣外篇》 ,共约二百四十多首。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 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莎行》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浪淘沙》 《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州白鹭飞。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 三、宋诗的开山祖师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安徽宣城)人。著有《宛陵先生集》.  “穷者而后工也”(《梅圣俞诗集序》)  梅尧臣在诗歌创作上主张要继承《诗经》和《离骚》的传统,要求诗歌写实,有“兴寄”。他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民生疾苦和愤世嫉邪的政治诗,具有较强的人民性。 《田家语》  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盛夏流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n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