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因明研究学术史回顾与前瞻-逻辑学论文-哲学论文.docx

玄奘因明研究学术史回顾与前瞻-逻辑学论文-哲学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玄奘因明研究学术史回顾与前瞻-逻辑学论文-哲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唐代玄奘法师在印度求学后期, 他的因明思想不仅代表了那烂陀寺的最高水平, 而且达到了全印度的最高水平。他本人成为印度首屈一指的因明家。自那时以来, 对印度佛教逻辑第一个高峰陈那 (Dignāga) 因明体系的理解, 唯一的正解便出自玄奘法师。由于不懂得玄奘的因明思想, 国际上最着名的因明家例如前苏联科学院院士舍尔巴茨基 (F.T h.Stcherbatsky) 和印度逻辑史家威提布萨那 (S.C.Vidyabhusana) 都有重大失误。国内的因明研究者尽管大多认为玄奘对印度因明有伟大贡献, 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说不清楚玄奘因明成就究竟如何伟大。玄奘对印度陈那因明的弘扬, 是全方位的, 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陈那前期代表作中立破 (论辩逻辑) 学说的译传和阐发。中国古代没有开辩论会的传统, 玄奘深知把一门新鲜的学问传回大唐, 必须把该理论产生和运用的背景介绍清楚。避免循环论证是陈那论辩逻辑隐而不显的灵魂, 具体表现就是强调两个初始概念同品、异品必须除宗有法。玄奘最重要的因明遗训也体现于此。懂不懂这个道理, 成为衡量玄奘因明研究正确与否、准确与否的分水岭。百年来的玄奘因明研究学术史中, 多数人都继承了玄奘的遗训, 但是因为受到近代以来国外因明与逻辑比较研究的错误影响而未能坚持到底, 最终偏离了正道。本文也勾画了当代汉传因明研究的宏伟蓝图。      关键词:玄奘; 汉传因明; 陈那因明; 佛教逻辑;      唐代玄奘法师 (公元600~6 年) 在印度求学后期, 成为印度首屈一指的因明家 (佛教逻辑学家) .国内的因明研究者尽管大多认为玄奘对印度因明有伟大贡献, 但是玄奘因明成就究竟如何伟大, 恐怕还说不清楚。      因明是印度大乘佛教名着《瑜伽师地论》对逻辑学、辩论术与知识论三位一体学说的总称。唐代玄奘法师沿用这一命名法以代替印度通常的名称正理.玄奘所传的因明是印度佛教因明第一个高峰陈那 (约公元480~540年) 因明。陈那因明的前期代表作《因明正理门论》 (汉传称之为大论) 的主体是论辩逻辑学说。玄奘所传的因明保存了印度在公元6到7世纪这一时期的因明发展形态。这一阶段是印度中世纪逻辑之父陈那与法称 (约公元600~660年) 之间一个起承转合的关键时期。      玄奘回国以后, 由于陈那因明被后起的法称因明所代替, 再加上佛教整体在印度的衰落, 这一过渡时期的因明学说资料, 连同陈那因明一起, 在印度本土逐渐失传。我国藏地弘扬的主要是法称因明。藏文因明典籍尽管是世上最丰富的因明宝藏, 然而对陈那因明中涉及前期立破学说的本来面目也语焉不详。因此, 对玄奘所传因明的研究就成为印度中古逻辑史研究绕不过去的一个环节。玄奘因明研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研究玄奘本人的因明思想, 二是研究玄奘因明思想在整个因明研究中的地位。      一、玄奘最重要的因明遗训是什么?      对印度陈那因明体系的了解, 谁最正确?谁最精通?谁的译传最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毫无疑问是玄奘法师及其遗训。玄奘法师西行求法, 是以留学生身份去学习佛法的。在他西行之前, 就具备了最强大脑, 已经挑战了一系列不可能, 成为誉满大江南北的青年高僧。他进入北印度迦湿弥罗国初学因明就一呜惊人。高僧僧称称赞他有世亲遗风。      玄奘法师是那烂陀寺能讲解50部经论的十德之一, 是由那烂陀寺众僧推派并由戒贤选定以应付小乘重大挑战的四位高僧之一, 也是四位高僧中唯一勇于出战的代表人物。在其余三位高僧中, 有一位叫师子光。他曾在那烂陀寺宣讲龙树空宗而贬斥瑜伽行大义。玄奘应戒贤法师之请, 登台宣讲唯识要义, 会通空、有二宗, 数往徵诘, 使得师子光无言以对。玄奘又着三千颂《会中论》, 令师之光惭赧.师之光仍不服气, 往东印度搬救兵。哪里知道, 救兵到来竟成冬蝉, 惮威而默, 不敢致言.这则史料说明, 即使那烂陀寺内顶尖的善辩高僧在玄奘面前也不堪一击。玄奘法师又着《破恶见论》一千六百颂, 令上门挑战的小乘代表人物闻风而逃。玄奘的唯识和因明修养, 经受住了戒日王在曲女城召开的十八日大会上全印度各宗各派的严峻考验。因此, 当玄奘学成回国之前, 他的因明造诣, 不仅代表了那烂陀寺的最高水平, 而且达到了全印度的最高水平。自那时以来, 对印度陈那因明体系的理解, 唯一的正解出自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对印度陈那因明的弘扬, 是全方位的, 重点则体现在对其前期代表作中立破学说的译传和阐发。玄奘法师最重要的因明遗训也体现于此。能否把握这一重点, 成为衡量玄奘因明研究正确与否、准确与否的分水岭。      汉传因明的研习者除个别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降财神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