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地理_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等温线图的判读,掌握气温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自然规律,增强地理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教学难点: 影响气温分布规律的因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朋友圈内容和地点,与博山区进行对比,设问:为什么同一时间不同地区会产生气温差异?世界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二、初级读图: 读图思考: 1.同一条等温线上的点,气温有什么特点? 2.怎样判断坡度的陡缓? 3.怎样判断气温差异的大小?A、B哪一点气温差异大? 【活动形式】: 教师进行引导,请学生进行回答,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中级读图: 读图探究(一): 1.从图中找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大致范围。 2.从图中找出年平均气温低于-10℃的大致范围。 3.概括气温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 【活动形式】: 1.三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将答案填写到学案上。 2.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讲解。 3.展示“小锦囊”,帮助学生总结影响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影响因素。 【拓展延伸】: 【过渡语】:我们已经探究了一条世界气温分布规律,那还有没有第二条呢?我们接下来进入读图探究二。 读图探究(二): 图1 图1 1.图1此时北半球处于什么季节? 2. A、B两点纬度相同吗?哪点气温更高? 3.概括冬季同纬度地区气温分布特点。 4.图2此时北半球处于什么季节? 5. A、B两点纬度相同吗?哪点气温更高? 6.概括夏同纬度地区气温分布特点。 【活动形式】: 1.三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将答案填写到学案上。 2.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讲解。 3.引导学生总结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二。 4.观看微课,帮助学生总结影响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二的因素。 【教师点拨】:展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微课视频,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海陆热力性质具有差异性,陆地的吸热和放热速度均大于海洋。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影响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二的因素是海陆因素。 读图探究(三): 引导学生观察气温与地形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1.此时北半球处于什么季节? 引导学生观察气温与地形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2. E、F两点纬度相同吗?哪点气温更高?为什么? 【活动形式】: 1.一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将答案填写到学案上。 2.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讲解。 3.引导学生总结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三,总结影响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三的因素。 【教师点拨】:展示温度计读数随海拔变化而变化的动画演示、A地点与B地点的相关地形资料。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拓展延伸】: 解决课前设问:由于纬度因素的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博山区的纬度高于田阳县,所以两地同一时间气温却不相同。 四、终级读图 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1.在A处形成了一个低温中心,这里的地形可能为 (山顶/盆地)。 2.在B处形成了一个高温中心,这里的地形可能为 (山顶/盆地)。 3. A、B两地海拔大约相差多少米? 4.读甲、乙两地等温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中,气温高的是____,气温低的是____ 。 (2)假如此时为夏季,A、B两地可能为海洋的是____ 。 5.关于等温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异越小 B、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异越大 C、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高 D、等温线呈封闭曲线状,线内气温低 带领学生回顾本节知识脉络,掌握重点内容。五、总结回顾: 带领学生回顾本节知识脉络,掌握重点内容。 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类比学习等温线图的判读,为接下来的读图探究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上:初一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 2.知识障碍上:学生对气温知识已有了解,但很少关注气温的分布特点。 3.动机和兴趣上:由于当前初中地理教育的现状造成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效果分析 第一,从教学设计来看。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若进行传统的教学形式授课会显得非常单调、乏味。因此,教学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让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并且通过对比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来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学”与“用”相结合,通过活动让学生在轻松中学知识。在教学设计上,整堂课的设计以三个活动为主题,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