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多囊肾PKD1和PKD2.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成人多囊肾 多囊肾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PKD)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病。主要表现为双侧肾脏肾小球囊或多个肾小管节段进行性扩张,形成多个大小不一的液性囊肿,囊肿进行性增大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引起不同程度的肾损害,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衰竭。 多囊肾病根据遗传方式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RPKD)。 概 述 ADPKD既往被称为成人型多囊肾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病之一。 特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发于30-50岁; 男女患病机会无明显差异; 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代代发病; 50%病例可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 基因缺陷引起的临床异常除了累积肾脏外,还伴有肝囊肿、胰腺囊肿、 卵巢囊肿、血管系统及心脏瓣膜结构的畸形。 概 述 发病机制 ADPKD的临床表现包括肾脏表现和肾外表现。 常见临床表现: 疼痛:腰背部或胁腹部疼痛常见,表现为持续或间歇性钝痛、胀痛或针刺样疼痛。 血尿: 30%-50%的患者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一般轻度并呈持续性。 高血压: 60%的成年患者在病程中出现高血压,与肾脏增大、囊肿扩大的程度相关,且对肾损害的进展起促进作用。 肾功能损害:常见肾脏浓缩功能减退,表现为夜尿增多,尿比重降低。随着年龄增长和病情发展,一半以上患者出现慢性肾衰竭。 常见并发症: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肾外表现:肝、脾、胰腺、卵巢囊肿形成,肝囊肿最常见,及心脏瓣膜异常、结肠憩室、颅内动脉瘤等非囊性病变。 临床诊断 成人多囊肾 多囊肾合并多囊肝 多囊肾合并胰腺囊肿 临床诊断 ADPKD的临床诊断标准包括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 主要标准:1.肾脏皮质弥漫散布充满液体的囊肿;2.明确的多囊肾病家族遗传史。 次要标准:1.多囊肝;2.肾功能衰竭;3.腹壁疝;4.心脏瓣膜病;5.胰腺囊肿;6.脑动脉瘤;7.精囊腺囊肿;8.眼睑下垂。 2项主要标准+1项次要标准= ADPKD 第1项主要标准+3项以上次要标准= ADPKD 此外,ADPKD的诊断还需结合家族遗传病史、影像学检查等方面,B超是诊断ADPKD最常用的方法。 需要鉴别的遗传性囊性肾病包括: 1.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RPKD):基因定位于6号染色体。多于婴儿期发病,表现为双侧肾脏明显增大,内有集合管扩张形成的大小较均一的棱形囊肿。进入成年后,可通过肝脏超声、肝活检、突变基因检测和基因连锁分析技术与ADPKD鉴别。 2.髓质囊性病(medullary cystic disease, MCD):常染色显性遗传疾病,发病与1号染色体和16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相关,发病率低。多于成年起病,一般无肾外表现。B超、CT检查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3.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TSC):又称Bournerville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突变率高,影响多器官细胞移行和分化。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双肾受累常见,约50%患者出现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0%患者发现肾囊肿,25%患者发生肾脏恶性肿瘤。 4.脑视网膜血管瘤病(von Hipple-Lindau病,VHL):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是全身多脏器发生肿瘤或囊肿。约76%的VHL患者有双肾多发囊肿,呈局灶结节样增生,常伴发肾脏实体肿瘤、视神经或中枢神经瘤,可与ADPKD鉴别。 5.I型口-面-指综合征(orofaciodigital symdrome type 1): X连锁显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畸形、口腔异常及骨骼畸形的先天性综合征。常累及肾脏,表现为多囊肾,肾外表现可与ADPKD鉴别。 鉴别诊断 需要鉴别的非遗传性囊性肾病包括: 1.多发性单纯性肾囊肿:常在体检时发现,无临床症状。无家族史,肾脏大小正常,一般累及单侧肾脏,也可累及双侧肾脏,典型的单纯性肾囊肿分布于肾皮质,单腔,直径小于2cm,不伴有肝囊肿、颅内小动脉瘤等肾外表现。与ADPKD鉴别困难时,可行基因连锁分析鉴别。 2.髓质海绵肾(medullary sponge kidney, MSK):少见,多为散发,个别病例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排泄性尿路造影的典型表现为肾盏前有刷状条纹和小囊肿,主要表现为肾结石、感染和反复发作的血尿。 鉴别诊断 3.获得性肾囊肿(acquired cystic kidney disease, ACKD)

文档评论(0)

158****25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