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文化交际——祖晓梅
《跨文化交际》要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跨文化交际
典例:丝绸之路;佛教东传;郑和下西洋;西学东渐;五四学西
影响因素:交通通讯技术;经济全球化;人口流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最简洁的定义:不同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胡文仲
最全面的定义: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之间符号性交流的过程。
有 效 的 跨 文 化 交 际 的 目标 是 在 交 互 的 情 景 中 给 不 同 的 个 体 创 造 共 享 的 意 义 。 — —
TingToomey,1999
特点:面对面;差异性;易起冲突;大多为善意冲突;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应;是一种挑战
更是一种收获;挑战与收获
二、跨文化交际学: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兴起:美国
诞生标志:霍尔 1959 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 The Silent Language
霍尔是人类学家,他对跨文化交际学的五大贡献:
侧重微观; 对非语言交际的界定; 强调非语言交际中的无意识层面; 对差异采取接受和非价
值判断的态度;采用学员体验式的跨文化训练
2、确立:
时间: 20 世纪 70 年代;
主要表现:课程开发;专著出现;协会成立;专业期刊创刊
1966 美国匹兹堡大学最先开课; 70 年代约 200 所学校开课
《跨文化交际读本》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 —— Samovar ;Porter
《跨文化交际引论》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Condon ;Yousef
均于 20 世纪 70 年代出版
第一个独立的专业协会: 1974 年“跨文化教育、培训与研究协会 SIETAR”
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研讨会: 1972 年;东京
1/ 23
跨文化交际——祖晓梅
两个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als ,197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77
3、成熟: (20 世纪 80 年代后)
成熟标志:各种理论模式的诞生和研究方法的探索
Gudykunst(2003) 总结了跨文化交际的 15 种理论, 如:不确定性的减少理论; 文化身份的协
商理论;面子协商理论;归因理论;跨文化交际网络理论、适应理论、文化尺度理论 提
供理论框架
Bennett(1998) 指出跨文化交际学领域存在两种学派:
理论 - 理论学派 主要阵地:传播学
理论 - 实践学派 侧重应用和跨文化训练
如: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商务管理
跨文虎交际学的理论基础
Hart(1999) 经调查,对其影响最大的学科:
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
1)人类学——最早影响
三大贡献:
1、文化定义
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萨丕尔 - 沃尔夫假说)
3、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平等无贵贱)
2 )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主研:主观文化、文化适应研究(模式、策略、休克)
3)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
Leech 的礼貌原则; Brown 和 Levinson 的面子与礼貌策略
4 )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5)传播学—— 主要阵地和学科归属
贡献 : 建构跨文化交际理论
Gudykunst: 陌生人理论; 焦虑 - 不确定性的减少理论; TingToomey: 文化身份的协商理论; 面
子协商理论
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