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键词: 物权法/农村土地所有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土
地征收
内容提要: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对农村土地问题作了重点论述。结合其重要论断和民法理论可以发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有关农村土地制度的规定并不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
主体依然虚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仍未得到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
包经营权的流转所受的不合理限制明显存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与农村
土地调整方面的规定存有混乱及误解政策之处,关于宅基地使用权取得制度的法
条之间存在冲突、宅基地使用权可否抵押尚存争议,该法对公法规定及政策指令
参引过多,农村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亦无从把握、补偿方式尚不足担当救济之
功。这些都应在未来的立法或法律修改中加以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历尽波折、几经浮沉,在千呼
万唤中,终于拨云见日。作为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法,《物权法》无疑承载了世
人太多的期冀,其通过当属众望所归。而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
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既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解决进展总
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行动目标
的展望,是我们行动的纲领。这将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物权法》关于农村土地
(以下简称农地)制度的相关规定,以期推动社会实践之发展。
一、农地所有权主体
问题《决定》充分肯定了农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作用和首创精神,并在农
村各项事业改革中就农民及相关主体如何发挥作用作了明确论述。从法律主要
是私法的角度看,这涉及私权主体的构建等基本问题;而在农地法律制度中,则表
现为农地所有权主体问题。遗憾的是,《物权法》在农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方面墨
守成规,并未取得必要的进步。就农地权利的基本内容———农地权利类型——
—而言,《物权法》承袭了我国国情下土地制度的特色,明确体现了农地所有权
与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二元区分。对于农地所有权,《物权法》第60条未敢突破
现有法律规定,忠实延承了“三级所有”的规范模式,将各级“农民集体”定位
为农地所有权主体,而由相应的“集体经济组织”代为行使所有权。在实践中,
一般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代村民委员会行使土地所有权,或者由“村内集体
经济组织”代村民小组行使土地所有权。此种规定不可避免地再一次引起那个
老生常谈的争论:所有权主体的虚位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可转化为“村集体经
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及相互间的关系问题。其核心内容是:村
民委员会在历史上从一开始就攫取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位,但事实上,村
民委员会的法律定位并非“村集体经济组织”,而是村民自治组织。[1]虽然村
民委员会担当村民自治组织的角色如此孱弱以至于虚无,但作为基层政权组织的
代表、行使行政权力的形象却深入人心。因此,这已导致村内并未真正形成法律
所期待的可行使土地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在村内经济事务尤其
是农地所有权问题上的强力主导与村民几乎无条件服从的状况,致其丧失代言村
民、服务百姓的天职,而沦为对村民进行行政管理的工具,从而又严重影响了村
民自治的发展与完善。《物权法》第59条与其他相关法律专门规定,有关本集
体经济组织的重大事项应当依照法定程序由本集体成员决定。村民委员会在行
使农地所有权时,其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角色已经异化为基层政权组织的代表,
这使得前述的民主决策往往流于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而形成了村集体事务由村
民委员会成员集体垄断、甚至变成村支部书记或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言堂”的
局面,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往往也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变为村民委员会甚而
变为村民委员会干部个人。法学界所言的“所有权主体虚位”之意正在于此:有
关农地分配、调整、改良等服务事项,需召集村民进行民主协商时,村民委员会
退避三舍者多之;而对于承包方违规经营时进行罚款、农地征收的补偿款发放等
可趁机图利之事项,村民委员会趋之若鹜者亦多之。这充分体现了村民委员会在
实践中“趋利避害”的行为模式。
尚可欣慰的是,步入后农业税时代以来,此种状况已大有改观,部分原因在于村民
小组在实际上发挥了村民自治的功能。[2]当然,情况也不容盲目乐观,因为村民
小组本身也备受诟病。笔者在实地调研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河南某一农业
县人民法院法官在接受访谈时就表示:“村民小组虽然是一个经济单位,但其组
织并不规范,没有法定代表人。小组长很多都是临时指定的,且经常变更。因此,
在有关村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