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典型报道再溯源.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党报典型报道再溯源 【内容提要】1920年前后,关于革命的宣传鼓动理论由苏联传入中国,很快为中国共产党所接受;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尤其强调宣传鼓动工作。《红色中华》创刊后不久,出现的准典型报道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掌握政权的机关报上,探索实践“宣传鼓动理论”的产物。第四次反围剿的紧急动员需要,使得《红色中华》上的准典型报道不断地强化,最终形成了典型报道;第五次反围剿的紧急动员,使得《红色中华》上的典型报道,出现了在头版集纳或位居头版头条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在对敌斗争中,在不断地革命实践中,推动了典型报道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词】典型报道 《红色中华》 宣传鼓动 什么是典型报道?《新闻学大辞典》给出的定义是:“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①根据这个定义,一般认为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报》对劳动模范吴满有的报道是中国共产党党报典型报道的开端,但有学者通过对之前中国共产党党报的考察发现,典型报道可以追溯到江西瑞金的《红色中华》时期。②中国共产党首次建立并掌握自己苏维埃政权的时期,作为政权机关报,《红色中华》上的典型报道能通过榜样鼓舞、典型示范来推动根据地各项中心工作的开展。典型报道并不会凭空地、自然而然地出现,背后必然有着理论与现实的原因。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等的考察与分析,力图描绘出典型报道在《红色中华》上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尝试着揭示其背后的理论源头与现实动因。 一、《红色中华》上的准典型报道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就已经注意到了宣传与鼓动的重要性。1923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的《教育宣传委员会组织法》中写道:“教育宣传委员会之职任,在于研究并实行团体以内之政治上的主义上的教育工作以及团体以外之宣传鼓动。”③1926年9月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议决案》中写道:“中央政治机关报——《向导》,应当更加增加鼓动的性质,使能反映中国革命民众的日常斗争而予以指导……”④1927年8月的《中共中央通告第四号》写道:“政治宣传和鼓动,乃是党调动群众领导群众兼以训练党员之必需的条件……此种工作,本党向来就没有加以适当的注意……八月七日中央紧急会议已经确定了党的新政策,为加紧党的政治宣传与鼓动起见,并为整理全国宣传和鼓动的工作成为一贯的系统起见,中央宣传部特决定下列的宣传鼓动工作的工作大纲并通过各级党部切实依照严密执行……”⑤1928年6月的《中共中央通告第五十五号》写道:“目前宣传鼓动工作十分重要。”⑥可见,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共中央更加重视宣传鼓动工作,但关于宣传鼓动的具体方式方法,当时还在不断探索当中。1929年12月25日的《中共中央通知第七十二号》写道:“过去中央党报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它不能反映全国的政治局势及群众斗争的情形……只有在中央党报上普遍地载着各地群众的实际经过及策略,才能传达全国革命的情绪,搜集全国群众斗争的经验,从而能以实际鼓舞各地的革命群众。”⑦概言之,即党报要反映群众斗争的情形、经验,以鼓舞革命群众士气,这显然属于宣传鼓动的应有之义与有效途径之一。 《紅色中华》创刊不久,上面就开始出现这种反映苏区群众斗争的情形、经验,以鼓舞革命群众士气的报道了。具体来说,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群众慰劳、欢迎红军及游行示威的,如《欢迎季总指挥的群众大会 到会群众二万余 手执红旗热烈欢迎》⑧以及《兴国欢送新红军》⑨等。勒庞说过:“个人在作为大众之一员而存在时,具有某些与他作为孤立个体而存在时迥然相异的特征,他有意识的个性将被群体的无意识人格所淹没。”⑩这种以农民为主体的大规模集会,很容易鼓舞群众士气,以及推动工作开展,如在一次示威大会中,“到会群众八千人左右,全体武装而且都是有组织的,队伍整齐,精神奋发……开会时,首由各机关代表演说,其次,进行欢送红军,由汀州市拥护红军委员会代表报告目前政治形势和工农群众的任务,说到扩大红军重要时,会场的群众,继续不断自动报名当红军,当场报名加入红军三十余人……当时全场群众高呼‘勇敢的工农加入红军去……”11《红色中华》上类似这样的报道不在少数。另一类是关于褒扬在扩大红军、节省等运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与群体的。费尔巴哈认为,在意识形态领域,律法的作用不如模范,“律法只对理智讲话,它直接跟私欲相对抗;与此相反,模范却顺应强烈的感性欲望,顺应不由自主的模仿欲……模范有着魔术般的力量。”12《红色中华》创刊不久,上面就已经出现了通过报道模范来推动政府工作及群众运动的情况,只不过正如勒庞所说,因群体比个体更容易产生情绪的感染性与鼓动性,所以《红色中华》上早期的模范,以群体性的居多,如《杭武群众参加红军踊跃》13等。 这两类报道当中,第二类比较接近于我们所说的典型报道。根据典型报道的定义——“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