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声综合”调式理论的几点思考.docxVIP

关于“五声综合”调式理论的几点思考.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五声综合”调式理论的几点思考 摘要:黎英海先生所著的《汉族调式及和声》中提出的“五声综合”的调式理论,为我们分析和判别复杂的调式调性,以及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但笔者认为该著中提出的一些论点和说法值得商榷。本文将通过关于综合调式的称谓、调式判断中的“感觉说”和“普遍说”、是否存在其他度数类型的综合、三种音阶、调性游移、正音与偏音六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黎英海 五声综合 调式理论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创造了璀璨的华夏文明。音乐,作为文明的象征,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然而,这也客观上造成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复杂性,给我们分析和判断民族音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黎英海先生《汉族调式及和声》(以下简称《黎著》)的出版及该著作中提出的“五声综合”的调式理论,将我国传统最普遍应用的调式,概括为“五声性调式”,即以五声音阶和以五声为骨干构成旋律调式。这样的概括从根本上来说是基于华夏民族“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音乐思维、调式思维的方法。在我国先秦的文献《左传》中就有“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之说。五声综合的方式即在以五声构成的旋律进行中加入两个偏音,从而形成七声音阶进行。这样的乐曲从谱面上看是七声,其实其局部的旋律却都符合一定的五声性,且可以用不同宫的五声来加以解释,并在七声内甚至综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宫的五声音阶。该理论为我们分析和判别复杂的调式调性,以及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音乐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但笔者认为,该著中提出的一些论点和说法值得商榷,诸如综合调式的称谓、调式判断中的“感觉说”和“普遍说”、综合调式的综合类型、调性游移、正音与偏音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 关于综合调式的称谓 关于“综合调式”的称谓,笔者认为有些不妥:1、既然称为调式,调式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表示调的高度,第二层意思表示调的性质。《黎著》所言,五声综合都有一个基础性的调式作基础,叫做“基本调”或“基调”。那么综合后,在一乐曲中含有多个宫的因素,这给判断乐曲调性带来了诸多困难,《黎著》说是:综合性五声调式。然而,综合性调式的调高应以基本调的调高为准,还是以综合调式中的某一宫的调高为准呢?2、既称为调式,它就应该有其调式的名称,如西洋大小调命名一样,名曰:G大调、E大调、a小调等清清楚楚,我们不能总将一些复杂调性的乐曲或戏曲都插上一个“综合调式的标记”。我国的民族音乐戏曲中,由单一宫调写成的有吗?笔者认为,即便是有,也是极少的一部分。众多的还是由多宫构成,宋代的“诸宫调”不就是明证吗?难道宋时的“诸宫调”就是当今黎先生提出的“综合调式”的源头?3、既是调式,要有其音阶、有其独特的音阶结构才合乎常理。如若三者皆不具备,称呼调式恐有不妥。笔者认为,称呼为“调式黏合”则更合理些。调式黏合的意思是以基本调为基础,由于其他宫调与基本调联系不是那么紧密,只是有机地黏合在一起,而基本调有一个明确调高,其他各宫调都在基本调上进行,受基本调的约束。再者,我们不再为该乐曲或戏曲片段为何调性而犯难。因为,我们的前提是“调式粘合”。他人一看即可明白,这段乐曲或戏曲片段是由多个调式有机构成的,无需再为考虑其调性如何而大伤脑筋。 二 调式判断中的“感觉说”“普遍说” 《黎著》中在判断五声没有用全的即由两个音或者三个、四个音构成的乐曲片段或民歌的调式时,多次提到“我感觉是徵调式”或“普遍的认为是徵调式”的话或论断。笔者认为,判断调式的依据是音阶和调式的结构特征,而不是感觉,更不是有多少人承认或接受。调式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你喜欢或厌恶而转移;更不依有多少人接受或不接受而改变。我们搞学术研究,讲究真凭实据,而不是凭一时的冲动,凭自己的感觉下定论,只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别人才肯信服并接受你的理论。 三 是否存在其他度数类型的综合 综合调式难道只是上、下五度或上、下大二度的综合,而没有诸如上、下大小三度、纯四度等其他度数类型的综合吗? 与上五度方向的综合,主要是基本宫调与上方五度(下四度)宫调和上方大二度宫调的综合。与上五度的综合所用的基本方法就是我国民族音乐中“变宫为角”的转调方法。即在乐曲某一局部的旋律中,以音列中的变宫音当作角音来组织音调,形成上五度宫系的五声旋法。这时旋律的一个鲜明特征便是记谱音列中变宫音的突出、活跃和宫音的隐而不现。与上方大二度的综合用的是“变徵为角”的方法,即在乐曲的某一局部旋律中,以记谱音列中的变徵作为角音来组织音调,形成上大二度宫系的五声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