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PAGE 9
子情境:引导文
谷氨酸发酵过程控制—发酵罐取样操作
阅读材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一、发酵培养方式有哪些?
无论好氧与厌氧发酵都可以通过深层培养来实现,这种培养均在具有一定径高比的圆柱形发酵罐内完成,就其操作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分批式操作
半分批式操作
反复分批式操作
反复半分批式操作
连续式操作
(一)分批发酵法(batch fermentation)
概念:每一个分批发酵过程都经历接种、生长繁殖、菌体衰老进而结束发酵,最终提取出产物。
特点: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可进行少量多品种的发酵生产,发生杂菌污染能够很容易终止操作,当运转条件发生变化或需要生产新产品时,易改变处理对策,对原料组成要求较粗放等。
(二)补料分批发酵法(fed-batch fermentation)
概念:指在分批培养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
优点:使发酵系统中维持很低的基质浓度。
低基质浓度的优点:①可以除去快速利用碳源的阻遏效应,并维持适当的菌体浓度,使不致于加剧供氧的矛盾。②避免培养基积累有毒代谢物。
补料分批发酵广泛应用于抗生素、氨基酸、酶制剂、核苷酸、有机酸及高聚物等的生产。
连续发酵的优缺点
连续培养方式的优点
连续培养方式的缺点
1、提供了一个微生物在恒定状态下高速生长的环境,便于进行微生物的代谢、生理、生长和遗传特性的研究;
2、在工业生产上可减少分批培养中每次清洗、装料、消毒、接种、放罐等的操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中间及最终产物的生产稳定;由于系统化而产生综合效果;可以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生产费用。
4、产物质量比较稳定。
5、可以作为分析微生物的生理、生态及反应机制的有效手段。
6、所需的设备和投资较少,便于实现自动化。
1、在长时间的培养过程中,微生物菌种容易发生变异,发酵过程易染菌;
2、新加入的培养基与原有的培养基不易完全混合,影响培养和营养物质的利用。
3、必须和整个作业的其他工序连续一致。
4、收率及产物浓度比分批法稍低。
5、有可能被杂菌污染及变异;诸因素对生物反应的影响和动力学关系不能充分解释。
(三)连续发酵法(continuous fermentation)
概念:连续发酵过程是当微生物培养到对数生长期时,在发酵罐中一方面以一定速度连续不断地流加新鲜液体培养基,另一方面又以同样的速度连续不断地将发酵液排出,使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始终保持旺盛的稳定状态,而pH、温度、营养成分的浓度、溶解氧等都保持一定,并从系统外部予以调整,使菌体维持在恒定生长速度下进行连续生长和发酵,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发酵的生长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材料二:
讨论底物与产物形成的关系,可将微生物发酵分成了三个类型:第Ⅰ型生长偶联型;第Ⅱ型生长部分偶联型;第Ⅲ型--生长非偶联型。
1.偶联型 这类初级代谢产物的生产速率与生长直接有关,合成的产物通常是分解代谢的直接产物,在厌氧条件下,酵母菌生长和产物合成是平行的过程;在通气条件下培养酵母时,底物消耗的速度和菌体细胞合成的速度是平行的。这种形式也叫做有生长联系的培养。
2.非生长偶联型 细胞生长时,无产物,但细胞停止生长后,则有大量产物积累,产物的形成速度只与细胞积累量有关。
产物合成发生在细胞生长停止之后(即产生于次级生长),故习惯上把这类与生长无关联的产物称为次级代谢产物,但不是所有次级代谢产物一定是与生长无关联的。
e.g 柠檬酸、谷氨酸发酵等。即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合成是分开的,糖既满足细胞生长所需能量,又充作产物合成的碳源。
但在发酵过程中有两个时期对糖的利用最为迅速,一个是最高生长时期,另一个是产物合成最高的时期。如在用黑曲霉生产柠檬酸的过程中,发酵早期糖被用于满足菌体生长,直到其他营养成分耗尽为止,然后代谢进入使柠檬酸积累的阶段,产物积累的数量与利用糖的数量有关,这一过程仅得到少量的能量。
3.混合型 生长与产物生成部分相关(如乳酸、柠檬酸、谷氨酸等的发酵)。
材料三:
取样方法:
一、材料准备
1 .“短管” 准备: 外径Φ12 的优质胶管(医药公司售)若干条。
每条长15 公分左右
每条两头都各用一层布和一层牛皮纸包扎好灾菌备用。(如图l )
2 .“采样瓶” 准备: 用250 m l三角烧瓶若干个, 瓶塞用优质胶塞, 其上打两个Φ8 的孔, 并各插进Φ10 的玻璃管(每根6-8 厘米)玻管上套外径是Φ12 的优质胶管, 胶管的另一端则用一层纱布和一层牛皮纸包好。灭菌备用(如图2 )
3.发酵罐的取样口准备: 改用Φ10的铁管或铜管, 套上外径Φ12 的优质胶管。在实消后, 把取样阀关紧, 同时要把其上的胶管用止血钳夹紧(如图3 )
二、取样操作
1.先把发酵罐取样口胶管上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子设计仿真与EDA技术 11.1 Multisim 11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实验任务-电路基础仿真实验07.docx
- 电子设计仿真与EDA技术 11.1 Multisim 11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实验任务-电路基础仿真实验08.docx
- 电子设计仿真与EDA技术 11.1 Multisim 11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实验任务-电路基础仿真实验09.docx
- 电子设计仿真与EDA技术 11.1 Multisim 11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实验任务-电路基础仿真实验11.docx
- 电子设计仿真与EDA技术 11.2 Multisim 11在模拟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实验任务-模拟器件和电路仿真实验03.docx
- 电子设计仿真与EDA技术 11.2 Multisim 11在模拟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实验任务-模拟器件和电路仿真实验05.docx
- 电子设计仿真与EDA技术 11.2 Multisim 11在模拟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实验任务-模拟器件和电路仿真实验06.docx
- 电子设计仿真与EDA技术 11.2 Multisim 11在模拟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实验任务-模拟器件和电路仿真实验09.docx
- 电子设计仿真与EDA技术 11.2 Multisim 11在模拟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实验任务-模拟器件和电路仿真实验11.docx
- 电子设计仿真与EDA技术 11.2 Multisim 11在模拟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实验任务-模拟器件和电路仿真实验13.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