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K101 分析化学 W3202一元酸碱的滴定 WB06 酸碱滴定法.doc

K101 分析化学 W3202一元酸碱的滴定 WB06 酸碱滴定法.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教学目标 ·酸碱滴定法(Acid-base Titration)是以酸碱反应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方法。 ·酸碱平衡是4大化学平衡的基础。 ·学习酸碱平衡的原理并掌握处理酸碱平衡的基本方法。 ·学习酸碱滴定法的原理及其应用,并为学习后续的滴定分析方法打下基础。 知识点 1.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及其强度的判断;两性物质的判断;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换算关系;浓度常数、活度常数和混合常数;离子强度、活度系数和离子活度的计算。 2.分析浓度与平衡浓度的区别;酸(碱)的浓度与酸(碱)度的区别;处理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方法;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及其平衡方程式的写法。 3.酸度对弱酸(碱)各型体分布的影响;主要型体的判断;有关各型体分布分数和平衡浓度的计算。 4.酸碱水溶液[强酸(碱),一元(多元)弱酸(碱),两性物质]pH的计算。计算公式一般分为精确式、近似式和最简式三类,注意简化的相应条件及其意义。其中一元弱酸(碱)的有关计算是基础。 5.缓冲溶液及其pH的计算 (1)控制酸度用的缓冲溶液:一般先采用最简式进行计算, ,比较是否有cA- 、cHA>20[H+]、20[OH-]的关系存在,从而判断使用最简式是否合理,否则应根据具体情况(pH<6或pH>8=采用近似式计算。 (2)缓冲容量β的定义;影响β的因素(cHA+cA-与cHA/cA-);β值最大发生在pH=pKa处,此时cHA/cA- =1∶1。缓冲范围pH=pKa±1(cHA/cA- =10/1~1/10);缓冲溶液的配制与选择;常用缓冲溶液。 (3)标准缓冲溶液及其pH的计算,必须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难点) 6.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和理论变色点;选择指示剂的原则;常用酸碱指示剂。 7.酸碱滴定法的原理(重点) (1)滴定反应平衡常数Kt值的大小说明了该反应的完全程度。在浓度一定时,反应的完全程度越高,滴定突跃愈大。 (2)强酸(碱)与一元弱酸(碱)的滴定(滴定剂为强碱或强酸): (i)直接准确滴定一元弱酸(碱)的可行性判据:ΔpH=±0.2,|Et|≤0.1%,cspKa(Kb)≥10-8; (ii)滴定曲线4个阶段pH的计算,特别是pHsp和滴定突跃范围(相对误差-0.1%~+0.1%)pH的计算; (iii)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强酸(碱)与浓度c有关;一元弱酸(碱)与c和Ka(Kb)的大小有关]; (iv)指示剂的正确选择:使pHep与pHsp尽可能接近,且在终点变色敏锐; (v)终点误差的计算。 (3)多元弱酸(碱)分步滴定的可行性条件:ΔpH=±0.2,|Et|≤0.3%, ≥105 [先判断是否有cspKai(Kbi)≥10-8 ];相应pHsp的计算;指示剂的选择。 (4)不同类型滴定曲线的比较;所采用的指示剂的比较。 8.酸碱滴定法的应用:测定的原理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原理(重点)。 ·标准缓冲溶液pH的计算(难点)。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教学目标 对无机化学中已讲述过的酸碱质子理论有关内容简要复习。 知识点 ·基本概念; ·酸碱反应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 ·酸碱的强度,共轭酸碱对(Conjugate Acid-base Pair) Ka与Kb的关系(重点)。 一、基本概念 ·酸碱半反应 HA(酸) H++A-(碱) 共轭酸碱对 ·酸碱的广义性 它们可以是中性分子,也可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酸碱的相对性 H2PO4-(酸) H++HPO42-(碱) HPO42-(酸) H++PO43-(碱) ·两性物质(Amphoteric Substance) 多元酸的酸式盐(如HPO42-),弱酸弱碱形成的盐(如NH4Ac),水和氨基酸(NH2 ·盐的水解反应实质是酸碱反应。 二、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 1.活度常数(Activity Constant) ·弱酸的解离 HA+H2O H3O++A- Ka= 活度常数 逆反应 强酸与弱碱的中和反应 ·弱碱的解离 B+H2O HB++OH- Kb= 逆反应 强碱与弱酸的中和反应 ·水的解离 H2O+H2O H3O++OH- Kw= 逆反应 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 =1.0×10-14(25℃ ·活度常数即热力学常数(I=0),仅随溶液温度而变化。 2.浓度常数(Concentrati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