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语言学视角下英汉死亡委婉语对比研究.docxVIP

批评语言学视角下英汉死亡委婉语对比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批评语言学视角下英汉死亡委婉语对比研究 摘要: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存在各种语言之中,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表现,其产生受到各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制度、宗教信仰、价值观方面的影响。本文将从批评语言学视角下,运用批评语篇分析方法,简要对比分析英汉“死亡”委婉语背后隐藏的价值观、意识形态。 关键词:批评语言学;委婉语;意识形态;死亡 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也叫“批评性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性话语的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在英国兴起的有关语篇分析方法的学科。它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和它们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并进而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关系。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语篇是说话者在形式结构和意识形态意义两方面进行选择的结果;它的方法论主要建立在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上,但也不排斥其他语言学理论中有关的概念与方法。它在分析中特别强调对语篇生成、传播和接受的生活语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发现和分析语篇中那些人们习以为常因此往往被忽视的思想观念上,以便人们对它们进行重新审视。近年来,批评话语分析与其他很多学科相结合,拓展了批评话语分析的应用领域,促进了新学科的产生。批评认知语言学就是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语言学逐渐融合的成果。Pennycook(2001)提出建立批评应用语言学;O. Halloran(2003)强调了批评话语分析和语言认知的关系,他认为过去的批评话语分析主要关注解释阶段(explanation)的语言学分析和社会文化分析之间的联系,阐释阶段(interpretation)的认知过程并没有受到重视。因此,本文将从批评语言学方面,结合认知语言学相关概念,如认知隐喻方法来对比分析英汉“死亡”委婉语背后隐藏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 一、英汉死亡委婉语及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对比分析 (一)有关战争的英汉死亡委婉语及意识形态分析 战争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在战争中死亡司空見惯。因此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源于军队生活的委婉语。英语中有很多关于战争的死亡委婉语,如to be present at the last roll call(出席最后一次点名), to fire one’s last shot(射出最后一发子弹),its taps(熄灯号音响了),lay down one’s fire(献出自己的生命), make the ultimate sacrifice(做出最后的牺牲)。将人的生命与战争、战场相联系,把生命域映射到战争域,“最后一次点名”“射出最后一发子弹”“熄灯号音响了”等将抽象的死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事件,不仅能委婉表达死亡,以示对死者的尊敬,还可以形象地表达死亡方式。汉语中也有“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牺牲”“殉国”等词语表达在战争中战死的战士。 古今中外都以报效祖国,为国献身,保卫祖国的价值观为荣,因此人们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意识形态观念,即为正义而献身,为保卫祖国捐躯。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中华民族死亡之价值观的真实写照,西方文化对为正义而献身的也同样高度赞赏。 (二)有关宗教文化的英汉死亡委婉语及意识形态分析 西方国家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英语中很多关于死亡的委婉语是来自于《圣经》。与《圣经》相关的死亡委婉语:be at rest, fall asleep, go to sleep forever, 将“死亡”域映射到“睡觉或休息”域中,逐渐形成一个基本概念域“死亡是永远睡着了”。基督教认为上帝是用泥土创造了人类,把人类的死亡喻为“应召到上帝身边”,把“die”委婉称为“be alive with Jesus”,“go to heaven”,“lie in Abraham’s bosom”等。 在中国,人们信奉佛教和道教等,佛教和道教对汉民族文化具有较深的影响。佛教和道教因其不同的信仰理念,不同的价值观念,对于死亡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佛教的死亡观认为,人死则功德圆满,诸恶寂灭,归于超脱生死的境界;道教的死亡观认为死是自然之变化,人生与死并没有极端差别,人死只不过是灵魂还归道山而矣。因此,佛教徒的死亡委婉称为“升天”、“涅槃”、“圆寂”、“示寂”、“入寂”、“入达”、“示灭”、“坐化”等。而道教徒的死亡常被称为“上山”、“仙游”、“仙逝”、“遁化”、“仙鹤”、“脱化”等。 (三)有关阶级制度的英汉死亡委婉语及意识形态分析 不同“死亡”委婉语的使用反映了不同的国家社会制度。像西方国家一般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崇尚众生平等,死

文档评论(0)

w13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