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 论语之君子之风课件 语文版.pptx

高中语文 论语之君子之风课件 语文版.pptx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君子之风;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这就是这篇课文学习的内容。 ;君子?小人?;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儒家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论语》把人细分成圣人、贤人、惠人、善人、君子、士人、众人、野人、小人,又归并为圣人、君子、众人、小人四大类。“圣人”难做到,“小人”遭唾弃,“众人”虽是主体,而最受推崇的是“君子”。;注意红体字字音;背诵下列章节;;通假 1、女奚不曰 2、知者乐水 3、孙以出之;考考我自己;指出下列红体字的活用特点 1、耻恶衣恶食者 2、饭疏食 3、曲肱而枕之;指出下列句子中“于”的意思和用法;礼以行之,孙以出之 女奚不曰 知者不惑;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何以文为? 3.贤哉,回也! 4.未足与议也 5.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道 1.志于道,据于德 2.夫子之道也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会天大雨,道不通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以 1.君子义以为质 2.有杀身以成仁 3.乐以忘忧 4.何以文为;再次朗读课文,找出成语,并理解背诵;解释下列词语;这一专题中出现了很多成语,请一一找出来;第六课 君子之风 一、本课总的思想内容 君子具备的道德素养(风范):文质兼美。“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质”就是内在的修养。 “质”的具体要求: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二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四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 “文”的具体要求: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 与“君子”相对的是“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 ;二、本课的具体内容 7·6、15·18、15·9、6·11、7·16、7·19、14·28、6·23、8·7,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4·16,义与利。 4·9,小人耻恶衣恶食。 17·15,小人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12·8,文质之别。 7·38,君子之文(外在表现) 。;7-6子曰:“志于①道,据于德??? ,依于仁,游③于艺④。”;三、章节梳理 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评析】 《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提问:儒家要求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爱心,有文化);而我们教育学生要成为社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那么你怎么看待“有爱心”与“有纪律”的问题?这两种道德修养的内容,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评析】 孔子说,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要重视自己人生的责任,注意义、礼、孙、信四个字。本质上要有义,这里的义就是义理的义,用它作为本质。表达在外面的行为是礼,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行为。孙就是逊,态度上非常谦虚,不自满,不骄傲。对人对事,处处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人。 ; 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评析】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成语: 杀身成仁(成仁取义):为正义事业或崇高理想牺牲生命。;【读解】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志士仁人杀身以成仁,在历史上铸就了一座又一座永恒的纪 念碑。然而,有谁能考证出奠基于其间的儒教精神及其潜移默化 的道德影响呢?   这应该是一个思想史的课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7****1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