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性能与商务评价 任务7-1:理解汽车舒适性并分析影响汽车舒适性的因素 Y12_070102_DC_01_汽车舒适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图文稿1 汽车舒适性影响因素——汽车座椅舒适性调查分析.doc

汽车性能与商务评价 任务7-1:理解汽车舒适性并分析影响汽车舒适性的因素 Y12_070102_DC_01_汽车舒适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图文稿1 汽车舒适性影响因素——汽车座椅舒适性调查分析.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汽车性能评价与选购 项目七 汽车的舒适性能评价 PAGE1 / NUMPAGES7 汽车舒适性影响因素——汽车座椅舒适性调查分析 随着 汽车消费的日益普及,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座椅舒适性主要包括静态舒适性、动态舒适性(又称振动舒适性)以及操作舒适性三方面内容。静态舒适性是指座椅在静止状态下提供给人体的舒适特性,主要与座椅尺寸参数、材质、调节特性等有关;动态舒适性是指汽车在行驶状态下通过座椅骨架以及座垫将振动传递到人体后给人的舒适特性;操作舒适性主要是指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操作的舒适特性。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舒适性人机工程研究等领域,现有的市场调查多侧重于座椅的质量、整体舒适性、不同座椅品牌之间的比较,更加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未见报道。 汽车座椅主要由座垫、靠背、头枕和调节装置等组成,座椅整体舒适性取决于对这些组成部分的局部舒适感觉以及座椅整体的散热排湿、减振性能等。针对这些因素,本文设计出更加全面的调查问卷,采访收集了105份有效问卷,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取了一些新的舒适性评价规则,为汽车座椅的舒适性设计提供了改进方向。 一、数据获取 本研究始于座椅舒适性调查问卷设计,该问卷主要包括用户信息、车型信息、驾乘习惯、局部舒适性和整体舒适性评价等方面,共包含25个问题,其主要信息总结于表1中。 表1 座椅舒适性调查主要信息表 受调查人员年龄分布在20~55岁,身高在中国人体尺寸5%~95%之间,呈正态分布,所有受调查者具备一年以上驾驶经验,调查的座椅来自高档车、中档车和低档车三种车型。共收集到12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05份。 借鉴五阶Likert量表的形式,将舒适性感觉的五个选项分别赋值,非常舒适用数值1表示,非常不舒适用数值5表示,中间的感觉为数值3。则舒适性的五个评价等级可转化为具体数值进行量化的统计分析。 二、舒适性影响因素分析 在调查中,我们要求受调查者对舒适性影响因素排序,确认对汽车座椅舒适性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舒适性改进的重点方向。同时找出消费者认为不太重要的因素,减少不必要的配置,降低座椅生产成本。 图1 影响因素第一选择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61.5%的受访者认为座椅可调节性是最重要的舒适性影响因素,24%的受访者认为腰托是最重要的因素。此外,分别有10%和3.8%的用户将电动调节和头枕作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将受调查者做出的第一选择赋值5分,第二选择赋值3分,第三选择赋值1分,图2中给出各影响因素得分的加权总分。 图2 舒适性影响因素排序 可见,影响舒适性最重要的因素是座椅的可调节性和腰托支撑,而按摩功能和预热功能对舒适性影响重要性较小。因此,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应当重点关注调节性能和腰托支撑性能。 三、其他因素对舒适性评价的影响分析 本次调查涉及具体车型包括奥迪、丰田、奔驰、三菱、别克、本田、大众、马自达、福特、中华、现代、日产、标志等共20款主要轿车车型,其中A级低档车8款,B级中档车7款,C级高档车5款。 图3 不同档次车型的总体舒适性评价 如图3所示,横坐标为三种车型,纵坐标为座椅舒适性评价,方差分析(ANOVA)的结果表明不同级别车型的座椅舒适性存在显著差异(p=0.030),车型档次越高,舒适性越高。 图4 男女总体舒适性评价差异 图4表示男女舒适性感觉差异,女性的整体舒适性满意度更高(p=0.047),均值差的95%置信区间为(0.005,0.532)。同时,对局部舒适性差异分析发现, 男性对减振性能的满意度高于女性(均值2.37vs.2.76, P=0.042)。 图5 不同年龄层的舒适性评价 图5表示驾乘人员的年龄越高,不舒适的程度越高,45岁以上和45岁以下差距较为明显(p=0.003)。图6表示对局部舒适性的结果,年龄较大的人感到腰托硬度偏大(p=0.044),认为柔软的腰托更加舒适。 图6 不同年龄层的硬度舒适性评价 图7 不同驾驶时间的舒适性评价 本次调查对象的平均驾驶时间分布在5小时以内,图7表示随着驾驶时间增加,不舒适程度有上升的趋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差异不显著(p=0.790)。但是对局部舒适性的分析发现,调查对象在长时间驾驶后觉得坐垫(p=0.043)和 腰托(p=0.041)过软,需提高硬度适应长时间驾驶的舒适性要求。 比较驾驶员和乘客、副驾驶和后排座的舒适性程度,虽然驾驶员不舒适性打分均值(2.59)高于副驾驶(2.46)和后排座(2.50),但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乘坐位置之间的舒适性差异不显著(p=0.703)。 四、结论 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揭示出座椅舒适性的各种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 1.从座椅的功能与结构角度分析,影响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