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博览馆 茶文化元素库 婺绿史话——近代扬名海外.docx

茶叶博览馆 茶文化元素库 婺绿史话——近代扬名海外.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婺绿史话 ——近代扬名海外 自清代中期起,婺源绿茶的外销可谓盛极一时,尤其在同治、光绪年间达到了高峰,其绿茶生产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宣统二年(1910 年),婺源精制绿茶和珠兰窨花茶在清廷农工商部举办的劝业会上展出,获金牌奖。五年后的1915年,婺源精制绿茶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和平博览会”上获一等奖。 清宣统二年农工商部劝业会上,珠兰窨花茶获金牌奖 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列强入侵,在经济_上肆意掠夺和垄断;清政府腐败无能和横征暴敛,进而引发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全国,历时13年之久。社会动荡不安,到光绪中期,整个徽州(四个产茶县)红绿茶的产销一直在10万多担到13万多担之间徘徊, 且茶价大大下跌。如上品的鱼虾目、珍眉等茶,原来每百斤可值银八十两以上,到光绪末只能卖到四十两左右,茶农大亏血本,苦不堪言。尽管婺源茶在整个徽州地区实力最雄厚,出口量最多,但同样也遭受到巨大的损失。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出版的《婺源地理教科书》中写道:“我婺物产茶为大宗,顾茶唯销于外洋一路, 迩年茶市窳败,业茶者富食降为穷户,而农户依茶为活,遂苦不可支.... 20世纪初期,在中国茶业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婺源外销茶仍然保持旺而不衰的生产态势。清末民国初,一个150多户600多人口的思溪村,竟建有“顺泰隆”等9个茶号,仅生产用工就有1260多人。到了茶季,外请的茶工蜂拥而至,村里家家住满,再加上为茶号运茶的挑夫船工,不大的村庄挤得满满当当,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 据民国史档案资料记录,民国十一年(1922年)时,婺源全县茶叶栽种面积达86893南,产量44346.5担。傅宏镇在1934年《皖浙新安江流城之茶业》一文中说到,1930年婺源茶叶产量为85454箱,约51200担;1931~1933年,每年外销茶均有6万多箱,可见茶叶产量在3万至4万担之间。另有个1933年徽州各县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的统计资料,其中歙县茶叶种植面积35000多亩,茶叶产量18000担;休宁茶叶种植面积58000多亩,茶叶产量29000多担;婺源茶叶种植面积68000亩,茶叶产量34000担。显而易见,这个时期婺源的茶叶生产虽仍居徽州各县之首,但比之鼎盛时期,茶业萎缩之端倪已渐显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茶价低廉,直接挫伤了种茶、制茶、卖茶人的积极性,抗战头两年婺源的茶产量- 下跌至2万多担。茶叶品质良莠不齐,加工质量、规格不稳定,产、制、运、销不协调、不通畅,极大地影响了婺源茶的外贸出口。这时,中国实业部及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六个产茶省政府及上海、汉口、福州诸商埠茶商,联合组织了中国茶叶公司。吴觉农等一批茶界有识之士,开始了复兴茶业的行动。1938年,江西农产物检验所奉令办理皖、赣两省绿茶产地检验,并在婺源设立办事处。翌年,婺源成立了运销委员会,对茶叶生产、销售进行统制(运销委员会旗下的茶号达142家)。与此同时,建在婺源的江西农业院茶叶改良场,本着自种、自制、自运、自售四大原则,以茶农集体组织联合的形式,建立了香田、荷田、凤山、岭下、上梅、龙山、凤腾、清华、思溪、沱口、江湾、山坑、龙腾等13家特约加工厂。如此,茶叶生产规模扩大了,中间环节减少了,当年茶叶产量一下上升至37000担,茶农人人都分得红利,效益十分明显。1940年婺源茶叶产制组织进一步健全,运销委员会统制的百多家茶号、江西省农村合作委员会领导下的茶叶产销合作社、江西农业院茶叶改良为婺源的茶场的特约制茶厂这三支生力军,为婺源的茶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茶农、茶工生产热情高涨,产量迅速上升,当年婺源产茶增至43000担,精制茶达88000箱,精制茶号也由1934年的178家发展到243家。 1941年,吴觉农等与江西农业院、农村合作委员会联合设立了江西茶叶产销合作站,总站建在婺源,下设上饶、修水、浮梁、婺源四个分站。然而,此时中国的大部土地已被日本侵略者侵占,反侵略战争正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出口的口岸被封锁了,茶叶外销已被阻断,加之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人们的生活难以为继,茶价更是一落再落, 儿乎跌到了一担茶仅可换取一担米的最低点。而茶税却一年高过一年,茶农、茶商苦不堪言,时有“十九两当一斤,茶农有冤无处申”、“茶价贱如糠,茶捐凶似狼,茶农沿门讨饭漂异乡”等民谣。到1942年, 婺源茶产量竟跌破了1万担。婺源县思溪村“顺泰隆”等9个茶号,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全部倒闭。因茶号中最后一个字都是“隆”,与“龙”字谐音,所以有人称其为“九龙下海”(婺源方言把亏了称作“下水)。此后,婺源茶业一蹶不振, 产量直在2万担左右徘徊。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年,婺源茶叶产量定格在15000担。 中国现代茶业奠基人吴觉农 婺源思溪村 自古以来,婺源-直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