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猝死法医系ppt演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猝死 脑缺血性梗死 病因:血栓形成性梗死;栓塞性梗死; 动脉痉挛性梗死 血栓形成:占脑血管意外的50%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脑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继发于脑膜炎的血管炎)、血液病(红细胞增多症、栓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他(动脉瘤的附壁血栓、糖尿病并发血栓形成)。 栓塞:  心源性栓子(风湿性心脏病、心内膜炎和瓣膜炎)、非心源性栓子(来自主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和颅内动脉的血栓,肺静脉形成的栓子,肿瘤或感染性栓子)。 肌性小动脉痉挛。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猝死 病理变化:贫血性梗死 出血性梗死(栓塞梗死后再通) 大体:   5小时内梗死区色泽变暗,白质失去光泽;几天后部分液化,呈粥状;周围脑组织发生水肿而肿胀。 光镜:   5小时内神经元肿胀,轴突消失;24小时内发生核固缩、溶解,胞浆嗜酸性增强,尼氏体消失,髓鞘崩解,血管外有漏出;24~36小时后见中性粒细胞浸润;48小时后大量单核巨噬细胞进入梗死区,形成典型的格子细胞。最后被胶原纤维和大量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瘢痕所取代。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猝死 猝死机制:梗死后马上意识不清者,死亡率可高达41% 颅外因素:  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肺栓塞和肺炎。 颅内因素: 脑水肿、脑疝;亦可由于脑干直接受损导致中枢衰竭;大脑半球水肿,可引起中脑及脑桥的供血,致意识丧失;小脑的较大病灶压迫延髓。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猝死 鉴定要点: 肯定:  存在栓塞性梗死灶,并找到栓子。 间接肯定: 1、存在明显栓子来源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 2、脑动脉存在粥样硬化病变与血栓形成; 3、很少发生血栓的器官出现梗死,如肾脏和脾脏; 4、脑内有多发性出血性梗死灶; 5、在可以的动脉远端分支中找到栓子碎片。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猝死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猝死 颅内肿瘤 猝死机理: 小脑幕下肿瘤压迫脑干,累及生命中枢; 肿瘤侵犯脑室或阻塞导水管和室间孔,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压急剧增高; 脑内恶性瘤生长迅速,侵蚀生命中枢死亡; 垂体瘤或垂体受肿瘤压迫导致急性垂体低功能综合症:垂体性休克、垂体性昏迷或垂体性低血糖性昏迷。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猝死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猝死 肿瘤 舌、喉、气管、支气管、甲状腺、扁桃体、肺脏、食管和胃、肝脏与胆道、胰腺、脾脏、小肠与大肠、肾、肾上腺、输尿管及膀胱、睾丸及前列腺等器官未见明显异常。 心脏:以每0.2cm间隔横切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见左室间支距冠状动脉窦口1.5cm处有1.0cm长的管腔狭窄(III-IV级),右冠状动脉距窦口2.0cm处见管腔III-IV狭窄。 主动脉:主动脉根部黄色脂质斑块。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猝死 病理学检查及病理诊断: 心及主动脉:心外膜结构完整,心肌纤维排列紊乱、断裂、溶解,心肌间质水肿。心脏传导系统未见异常。左、右冠状动脉内膜下见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程度均为III-IV级;右冠状动脉内膜下斑块内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左、右冠状动脉狭窄处均见附壁血栓形成。主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重度管腔狭窄(III-IV级)并附壁血栓形成及粥样斑块内急性炎症反应;急性心肌缺血性改变,心肌纤维萎缩及代偿性肥大并存。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猝死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猝死 左冠脉 右冠脉 结论 冠 心 病 猝 死 二、冠状动脉口狭窄 主要病变: 见于先天发育异常、主动脉根部粥样硬化和梅毒性主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口甚至冠状动脉起始部管口狭窄甚至完全闭塞。狭窄的管口可为一侧或双侧,左侧多见。 猝死机理: 管口狭窄的基础上,由于体力活动增加或情绪激动,甚至在休息或睡眠中,突然发生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所致急性心肌缺血、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而猝死。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猝死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猝死 三、主动脉瘤 A.主动脉窦动脉瘤 B.主动脉瘤 C.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A C B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猝死 主动脉窦动脉瘤 病因: 1.先天发育异常; 2.后天性因素:主动脉窦部粥样硬化、感染性动脉内膜炎、梅毒性主动脉炎及动脉中膜的坏死。 病理学改变: 左、右和后动脉窦均可发生,囊壁由内膜和退化的中膜构成,极易破裂。 猝死机理: 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房室传导阻滞、压迫冠状动脉及破裂后心包填塞。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猝死

文档评论(0)

WJD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