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渭岩、潘玉书与文第士:
打开文本图片集
明清石湾陶塑,特指明代中叶以来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人物和动物陶塑,包括独立摆件、瓦脊、山公盆景等,人们亲切地称之为“石湾公仔”。石湾公仔以神态夸张传神、线条流畅、动态感强、题材民间与生活性强等特点而著称。石湾陶塑形成至今已延续了几百年,不断地吸取其他工艺或艺术品类的养分,不断地丰富自己和推陈出新,因而它还体现出兼容性和开拓性的特质。谈到这一点,必须从陈渭岩、潘玉书与文第士的缘分说起。
陈渭岩(清光绪年间-1926),石湾魁龙里人。名胜,号惠岩、养云居士,别号诚一道人,又名惠南,是清代光绪至民国时期的陶瓷名家。
陈渭岩原是乡村塾师,多才多艺,善写汉隶。他长于仿制古代名窑器釉色和造型,如仿宜兴松树画筒、笔筒等,尤其擅长石湾陶艺中塑人物、动物像。他的作品,形神兼备,不少为罕见的佳作,如人物塑像《女尼》《六祖》《孔子》《观音大士》《日月神》等,《日月神》还入选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览。
陈渭岩的父亲是花盆行店主,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亲节衣缩食供他上私塾,期望他能学有所成光宗耀祖。然而陈渭岩却流连于窑场和作坊,迷恋上石湾公仔。
当时石湾陶塑顶尖名家是黄炳。陈渭岩常借故找黄炳和他的少叔黄古珍闲聊,偷偷记下他们的创作体验、技法和一些尚未完成的作品形态,回家后直接琢磨仿制。后来黄炳的公仔还没有烧成,陈渭岩的仿品就在出售了。叔侄发现其中奥妙后,凡陈渭岩来访,黄炳就暗示少叔黄古珍用布将作品泥稿盖起来,陈渭岩却不介意,依然常常造访“拜师”。当然,以陈渭岩的好学,他的陶塑老师并不止黄炳和黄古珍。
陈渭岩有开放、兼容的艺术眼光。在他之前,就有艺人意识到了向外学习的必要,然而仅限于临摹全国各名窑的产品。粥胃岩是第—个亲自去景德镇学习的石湾艺人。其间他与徒弟走访名师,用瓷土塑造了一批作品。他用景德镇的瓷塑技法,施绘彩色釉,尝试在石湾陶泥塑造的人物上施绘景德镇的颜色釉。这批作品融会了景德镇和石湾两地陶瓷雕塑的艺术和工艺特色,别树一帜,自成一派。如《贾玉宝》《观音大士》等就是此时的作品。人们对这批作品的评价至今仍褒贬不一。
陈渭岩传世作品刻题款用过的印章较多,多用篆书阳文方章,如“粤东渭岩氏制”“粤东陈渭岩章”、“岭南陶隐”“岭南陶隐居陈渭岩作于羊城诚一窑制”等。晚年的陈渭岩曾以“壶隐老人”别号印款刻印于器物上,常见印款有“壶隐老人”楷书阳文方章,或“壶隐老人制”刻楷书阴文(常作两排)款识。
潘玉书(1882-1938),名麟,号玉书。南海九江河清村人。潘玉书出身于一个木雕手工艺人家庭,曾在其父开设的佛山“粤华轩绸衣公仔店”学做绸衣公仔。潘玉书少时识字不多,但聪敏好学。稍大,得陈渭岩赏识,收为艺徒,迅速成长为具有较高文化和艺术修养的陶塑艺术家。他创作的速度之快,质量之高,深为同行钦佩。三天可创作一件普通作品,七天便可完成一件精品。
他的作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卷筒塑制的“原作”,此类作品底款使用“潘玉书”篆书阳文方章;另一类是模印半原作,此类作品底款使用“潘玉书制”篆书阳文方章。潘玉书艺成以后,先是以出卖泥坯“原作”为生,后期自开家庭作坊,店号“潘玉书古玩”。
潘玉书擅长塑造人物,题材广泛,包括历史人物、佛道人物、仕女,以及日常百姓。人物雕塑深得陈渭岩技艺,且有独创,终成一代宗师。然而生于乱世的潘玉书,正值创作风华正茂之年,却恰逢日本侵华,一代出色艺人,竟惨死于饥饿。短暂一生,闪耀于石湾陶艺史。
民国前期,广州和佛山先后诞生了几家民营股份制的艺术陶瓷公司。陈渭岩与潘玉书从景德镇返回石湾后,醉心于陶塑创作,艺术造诣越来越高。后师徒受刘星桥邀请,到广州西门口大纸巷广东陶业公司烧造石湾公仔。因陈渭岩技艺高超和品行出众,被称为“工程师”,这是人们第一次以现代化的称谓称呼石湾艺人。两年之后,该公司因经济拮据而歇业,师徒二人又受雇于广州裕华陶瓷厂。
之后,定居于澳门的葡萄牙人文第士对陈、潘师徒二人的陶艺创作带来重要影响。文第士律师是近代澳门葡人知识分子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曾在澳门担任市政厅主席、澳门市行政局局长、利宵中学校长、法官和检察官等重要职务。他在参与政治、法律、教育等事业之余,对中国传统文化亦十分喜爱,积极地、不遗余力地研究与传播道教文化和中国传统艺术。文氏定居澳门期间,对广东石湾陶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于20世纪初曾亲赴石湾实地考察,并撰写有关石湾陶瓷的评论,是国际上最早对石湾陶瓷进行研究和推介的西方藏家。
上世纪20年代,文氏向陈、潘师徒订制大型人物陶塑6件,用于装饰他在澳门住宅的庭院。他邀请陈渭岩及潘玉书赴澳门商议订制陶塑事宜,要求陈、潘先在澳门作出小型泥稿,他根据西方雕塑基本技法提出修改意见,待草稿满意后再带回广州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