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许行《孟子》注译与赏析[整理].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XX 文档拾掇 | 学习参阅 collection of questions and answers 许行《孟子》注译与赏析 大悟刘祖富编纂 【阐明】本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上》,记录了孟子和许行的门徒陈相之间的一场争辩。战国时代,有一派思维家是“农家”,许行就是治农家学说的人。这一派学者出于对其时暴政的讨厌提出康复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议,他们以为假如世界上全部的男女都亲身劳作,就可不必赏罚政令而成治世,所以发起“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的建议。孟子从社会分工的必定性和事物间的质的不同性,驳斥了许行之说。孟子阐明社会分工的必要是对的,但他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理论是过错的,是克扣阶层的理论。他把劳心与劳力,克扣阶层与被克扣阶层的敌对看成是合理的社会分工,这就为历代的克扣阶层永远地克扣和压榨劳作公民供给了理论依据。 【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1]:“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2]。”文公与之处[3]。其徒数十人,皆衣褐[4],捆屦织席以为食[5]。陈良之徒陈相[6],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7],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译文】有个研讨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报滕文公说:“(我这)远方的人,听说您实施仁政,期望得到一处居处做您的大众。”滕文公给了他居处。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耕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传闻您实施圣人的政治,这也算是圣人了,咱们乐意做圣人的大众。” 【注释】[1]为,治,研讨。神农之言,指农家学派的学说。滕(téng),国名,在今山东滕县西南。踵,脚后跟。这儿指走到。 [2]廛(chán),一般大众的居处。氓(méng),指从别国迁来的人。 [3]与,给。处,居处。 [4]衣,穿。褐,粗布衣服,其时的贫苦人所穿。 [5]屦(jù),草鞋,麻鞋。 [6]陈良,楚国人,是儒家学派的。 [7]耒耜(lěi sì),古代的耕具。 【原文】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1]。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尽管,未闻道也[2]。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3]。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4]!” 【译文】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彻底抛弃了他原本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尽管这样,还没听到治国之道。贤君应和大众一同耕耘而获得食物,一面煮饭,一面管理全国。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和保藏资产布帛的库房,那么这就是使公民困苦来供养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 榜首部分:记叙许行、陈相的“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的建议。 【注释】[1]学,榜首个字用如名词,指所学的;第二个是动词,学习。 [2]道,名词,指许行所以为的古圣贤治国之道。 [3]贤者,指古代的贤君。并,一同。饔(yōng),早饭。飱(sūn),晚饭。饔飱,在这儿用如动词,指自己煮饭。治,指管理全国。 [4]厉民,使公民困苦。自养,供养自己。恶(wǖ),哪里。 【原文】孟子曰:“许子必种粟sù然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1]?”曰:“冠。”曰:“奚xī冠?”曰:“冠素[2]。”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3]。”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4]?”曰:“然。”“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xiè器者,不为厉熏陶[5];熏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人哉?且许子何不为熏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6]?何为纷繁然与百工买卖?何许子之不惮烦[7]?” 【译文】孟子问道:“许子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对。”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对播种有波折。”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煮饭、用铁制耕具播种吗?”陈相说:“对。”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孟子说:“用粮食换耕具炊具不算损害了陶匠铁匠;陶匠铁匠也是用他们的耕具炊具换粮食,莫非能算是损害了农人吗?再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烧陶炼铁,使得全部东西都是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为什么忙繁忙碌地同各种工匠进行交流呢?为什么许子这样地不怕费事呢?” 【注释】[1]冠,用如动词,戴帽子。 [2]素,生丝织成的绢帛,不染色。 [3]害,波折。 [4]釜

文档评论(0)

飞翔的燕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