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的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三)、政治化文学思潮 ——批判运动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2、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4、文艺界的整风反右运动 二、胡风的文艺思想 1、对“五四”新文学的看法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以市民为盟主的中国人民大众底五四文学革命运动,正是市民社会突起以后的、累积了几百年的世界进步文艺传统底一个新拓支流”。胡风的文艺思想和态度一直在坚持着五四的文学传统。 2、关于民族形式的问题 胡风认为:民间文艺不可能有民主主义的观点;应该“从社会基础相类似的民族移入形式。” 3、现实主义观点——与周扬、林默涵、何其芳分歧的中心 (1)现实主义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文艺上的体现,是艺术方法上的特殊形式。→此观点一方面体现了世界观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否定了世界观指导一切。[而林默涵的观点则是主张方法论与世界观是合一的。 胡风把一个作家分成感受世界和观念世界,前者是对世界的忠实,后者是世界观。 (2)主观战斗精神——强调一个作家主体的敏锐的感受力,燃烧的激情、深邃的思想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最早胡风指的是作家主体的“人格力量”和“战斗要求”。 胡风认为,作家的创作过程是作为作家的主体与客观对象“相生相克”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的自我扩张、不断的自我斗争的过程。 胡风长期对于文学理论问题的独立思考与坚持,最终导致了一幕令人震惊的、剥夺人身自由的悲剧。这里面固然有文学界内部的宗派主义在作怪,但根本原因还是将文学创作变为政治工具的“敌我政治”思维的结果。 –激进文艺实验的结果——样板戏 1)“样板戏”的基本结构要素 :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革命历史故事;二是经过改造的古老戏曲形式(京剧)、西方古典艺术(交响乐和芭蕾舞);三是精细的艺术形式。 2)“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的特征:1、为对中心政治任务的宣传服务;2、两结合的创作理论;3、利用大众艺术形式;4、利用“脸谱化”、“程式化”等简单的技巧,直接将政治观念变成美学符号;5、组织方式上的“三结合” 。 –其他艺术门类的“样板” “样板小说” “样板电影” “样板歌曲” :特别是“毛主席语录歌” ,形成具有狂欢色彩的群众歌咏运动 ,与此相应还形成了“大字报” ,以及“红卫兵诗歌”的海洋。 二、十七年诗歌创作的发展演变 E、60年代阶级斗争扩大化后,政治抒情诗主导了诗坛潮流,诗歌变了“战歌”,标语化、口号化、政治化,政治抒情诗一统天下。(P67-68) 政治抒情诗:作为独立形态的诗歌体式,政治抒情诗在50年代初中期已出现,这一概念则大约在五、六十年代之交出现。1963年开始,政治抒情诗成为主导潮流,诗人直接对政治现实进行歌唱。政治抒情诗虽然有一些优秀作品,如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但大多数作品是激昂的情绪、大批判式的腔调、口号式的语词。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郭小川和贺敬之。 二、十七年诗歌创作的发展演变 政治抒情诗的特点: 1诗人以?阶级”或“人民”代言者的身份出现,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 2在诗体形态上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相结合即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抽象的思想、概念。 3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渲染、铺陈所要表达的观念和情绪,节奏分明、声韵铿锵,体现出一种洪亮而阔大的“放歌性”。 4经常使用“楼梯体”和铺排体两种样式,融入中国古典诗歌的对偶、排比方法,以加强形式感 五、贺敬之的诗歌 创作概括:贺敬之(1924-),山东枣庄人。1939年在四川参加抗日活动,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赴延安,与丁毅等合著歌剧《白毛女》。有诗集《放歌集》《贺敬之诗选》等。 贺敬之的诗歌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抒情短诗。表现对某些事物的感受,感情真挚,意境清新,民歌和古诗韵味浓厚,如《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梳妆台》。 二类是长篇政治抒情诗。表现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如《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峰之歌》《中国的十月》。 四、杨朔的散文 杨朔(1913-1968) ,山东蓬莱人。1937年参加革命,从事革命文艺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抗美援朝期间,他曾赴朝鲜前线,著有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抗美援朝结束后,杨朔主要从事外事工作,同时致力于散文的创作。文革中杨朔遭到林彪、“四人帮”迫害,服安眠药自杀。代表作有《荔枝蜜》《雪浪花》《香山红叶》《茶花赋》《海市》等散文名篇。 杨朔:酿造生活与营构诗意 (1)感情浓郁,诗意盎然,文本整体上洋溢着一股浓浓的诗意。 (2)十分注意文章结构的谋篇布局,一般采用曲径通幽、“卒章显志”的园林式结构。 誉之者称“别出心裁的转弯艺术”,斥之者则认为是“先写景物,再借喻比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