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近代史论文——袁世凯时期中日“二十一条”事件历史研究综述.doc

中国近代史论文——袁世凯时期中日“二十一条”事件历史研究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中国近代史纲要 期中论文 袁世凯时期中日“二十一条”事件历 史研究综述 袁世凯时期中日“二十一条”事件历史研究综述 内容提要:对于中日“二十一条”的交涉中袁世凯所扮演的角色,以往史学界似有以“卖国”一言以蔽之的定论,近年来随着对于民国历史研究的深入,又有学者开始对袁世凯进行“平反”,对此学术界争论不休。然而,历史真相究竟如何?“二十一条”交涉究竟因何而起?在面临复杂的外交难题时,作为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是如何应对的?交涉过程中使用怎样的手段,有过怎样的表现?对交涉结果,即被认为“国耻”的“民四条约”的签订又该如何看待和评说?本文重点描述了这些。 关键词:中国 日本 二十一条 袁世凯 一、袁世凯对日外交思维 言志 眼前龙虎斗不了, 杀气直上干云霄。 我欲向天张巨口, 一口吞尽胡天骄。 (胡:俄罗斯 天骄:日本) 难以想象,这首慷慨激昂不同凡响,略似黄巢《不第后赋菊》的诗出自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二十一条” 的民国大总统袁世凯之手。然而,为何最应该对日本人有深仇大恨的袁世凯,却接受了日本所提出的明显侵犯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那么,我们首先来探询一下袁世凯的对日外交思维。 首先,袁世凯与日本发生关系,可以追溯到袁驻朝鲜时期。中法战争爆发后,袁世凯密禀李鸿章称:“朝鲜君臣为日人播弄,执迷不悟,每向王前煽动,王亦深被其惑,欲离中国而独立。”?随后他又致电李鸿章道:第思日本既能废琉球,我又何不“可废朝鲜改行省,许各国往来通商,各国必不与我为难。所与我争者日俄耳。俄不过欲在太平洋得一不冻海口,可虚与饵之;我之海陆军尚可日本抗衡,日苟与我起衅,尚左券可操。卑职居此日久,密迩东瀛。彼国虽偏小,上下一心,其图谋并吞高丽,形迹已彰。若复数年,羽毛丰满,则难图矣。且此次之变,日本擅自带兵入韩宫,戕杀大臣,其荒谬无理,亦公法所不容。时哉不可失,惟宪台裁之。”从袁世凯的吞韩之谋可知他对日本的立场。? 接着,在甲午战争中,袁世凯对日本态度强硬,忧国忧时,他慷慨激昂道:?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龌龊久困笔墨间。”日俄战争期间,袁世凯力主中立立场。日俄战争时,一艘俄国军舰因机器损毁而驶入“中立”的烟台港后,被两艘日本鱼雷艇追击,数名俄国官兵被击落海,该俄国军舰也被日本鱼雷艇拖走。因此,袁世凯认为,海军总兵萨镇冰对俄舰“保护不力”,有损“中立”立场,请旨将萨镇冰“交兵部议处,以示惩儆”。? 其次,日俄战后,美国与日本、沙俄争夺东北日益激烈,袁世凯采取“以夷制夷”之策,联美、德制日本,引起日本的强烈不满。1908年汉冶萍公司成立,盛宣怀向日本借款,日本要求一部分管理权,袁世凯要将公司收归国有,议不成,日本恨袁刺骨。?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在外交上依赖英、美等西方列强,对日本仍持抵制立场。英、美等国也公开希望袁世凯出来掌权,并予以财政上的大力支持,而对革命持公开敌对的态度。这引起日本的强烈不满,双方关系十分紧张。而“二十一条”的出笼就是这种形势下的产物。?在“二十一条”交涉过程中,袁世凯的总体立场是强硬的,那种认为袁为称帝而向日本妥协的观点的确值得商榷。 所以,我认为,袁世凯一向敌视日本,二者关系总体上处于对立状态,至于日本排斥袁世凯,则是袁对抗日本的必然结果。? 二、“二十一条”的历史起因 1914年正式当上大总统的袁世凯通过制定《中华民国约法》(俗称“新约法”),独揽了国家宣战、讲和及订立条约之全部外交大权。同年欧战爆发,欧洲各国几乎全体加入战争漩涡,中国政府也于同年8月6日宣告中立,日本则乘机攫夺德国在中国之势力,于8月15日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并以根据日英同盟为辞,通知中国政府:一、德国舰队在日本中国海洋方面者,速即解除武装;二、德国政府将胶州湾租借地全部,以还付中国之目的,于1914年9月15日以前,无偿、无条件交付与日本;三、以上两项,德国于1914年8月23日正午尚无完全承认之答复,则日本执必要之行动。 至期,德国未予答复,日遂于8月23日对德宣战,然不向欧洲出兵,却以海陆军两万余人由中国山东之龙口上岸,横截莱州半岛为交战区域,所有沿途之中国城镇,尽行占领,视同敌国办理。日军在山东的登陆事先并未通知中国政府。 在得知此消息后,袁世凯最初的对策是,在无力阻止日军行动的条件下,采用当年日俄战争时期用过的方式,划定日军过境的一条走廊和参战国战区,此外即为中立区,以防战争波及中国。也就是说,在日军已经登陆、中国军队根本无抵抗能力的情势下,袁世凯不得已宣布潍县车站以东为日德交战区域,以西为中立地。然日本方面仍不予置理,反增添大军,进占潍县后,沿铁路进逼济南,不仅占领了胶济铁路全线和沿线各矿山,所有路矿办事之中国员工悉数被驱,全体改用日本人办理,并声称:山东铁路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