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语文_部编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语文_部编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寓言二则》是部编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围绕“办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3篇课文,有古代寓言故事,有现代学生生活故事,有童话故事;有人物,也有动物,每个故事都寄寓了深刻的道理,故事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使他们获得丰富的启示。 两则寓言条理清楚,语言通俗易懂,通过对人物语言、心理、动作的描写,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因此应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词语理解、揣摩人物角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人物,进而明晰道理。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和生活经验,认识“截、焦、钻”等11个生字;了解“圈、钻”两个多音字,会写“亡、牢”两个字。? 2.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在读好对话、理解具体词语的基础上揣摩心理,理解人物角色。 【教学难点】 了解“寓言”这种文体;通过理解课文,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资源】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按照自主学习任务单的相关要求完成预习; 课下完成本课的拓展阅读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游戏激趣,引出课题 同学们,在开讲之前咱们先玩个游戏好不好?游戏的名字叫“看图猜故事”,看谁最先猜出它出自哪个故事?(出示:乌鸦喝水、坐井观天、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四张图片) 大家知道吗?它们都是寓言故事(板书:寓言)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咱们一起走进《寓言二则》。 【教师预设】同学们都想玩游戏,并且《乌鸦喝水》、《坐井观天》、《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学生们都熟悉,有的还学过,并且都是“寓言故事”,由此导入更贴切,且学生的兴趣会很高。 【设计意图】以开心猜游戏展开,吸引同学们的目光,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二、扎实认字,开心识词 1、扎实识字,拓展延伸 出示:截 钻 焦 悔 喘 叼 圈 坊 此 疲 筋 钻:zuān(钻研)zuàn(钻石) 圈:quān(圆圈)juàn(牛圈) 喘:出示喘的古字——表示老人呼吸急促的样子 拓展延伸: 湍 tuān 湍急 揣 chuāi 揣手 惴 zhuì 惴惴不安 【学情预设】通过观察“喘”的古字,了解“喘”的由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观察部首、做动作更深刻地了解汉字。 2、认真读词,扎实高效 出示:羊圈 窟窿 街坊 喘气 结结实实 筋疲力尽 三、揣摩理解,指导朗读 A、教学《亡羊补牢》 1、出示课题,指导生字。 师:来,咱们先来学习第一篇寓言故事,齐读课题《亡羊补牢》,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亡羊补牢) 生字指导:亡 牢 【设计意图】亡和牢是本课要写的生字,亡是独体字,牢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书写习惯和汉字书写指导。 2、初读感知,感悟角色 师:下面请同学们通读全文,边读边思考:牧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 出示: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纵观这两次丢羊,你发现了什么? 那牧羊人为什么会一而再的丢羊呢? 【设计意图】通过牧羊人接连丢羊这个事情,引导同学们理解是一个窟窿导致接连丢羊,那牧羊人为什么不补窟窿呢?进而走进他的内心,体会他的无所谓,不以为然。 3、理解对话,感悟人物 出示: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1)假如你是他的街坊邻居,当得知他的羊圈因为破了一个窟窿而被狼叼走了一只羊,你心情怎样?你还从这一句的哪个地方感受到了这份着急? (2)牧羊人怎么说的?你读出了什么? 总结:一个“赶紧”,让我们感受到一位苦口婆心、善良热心的邻居,一句“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把一个不以为然、满不在乎的牧羊人形象写得形象逼真。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词语,体会对话,感悟人物形象。 4、前后对比,揭示寓意 第二天早上,当牧羊人发现又少了一只羊时,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吗?请同学们找出相关词语。 出示: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1)假如你就是那个牧羊人,此时你心里在想什么呀? (2)你还从哪个地方感受到他很后悔?生:赶紧 (3)你感受到了一位怎样的牧羊人呀? (4)现在,你理解题目的意思了吗? B、教学《揠苗助长》 1、出示题目,质疑课题。 师:《揠苗助长》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