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质 静止 运动 时间和空间:四大特性 辅助记忆:你今天早上七点(时间)搭着地铁三号线(空间),赶过(运动)来教室坐下来(静止)听老师讲考研辅导课 第一部分:物质观 汽车、苹果、椅子…究竟神马是物质? 以下是唯物主义各派别的回答: 1.朴素唯物主义:金、木、水、火、土….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 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含义: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且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物质=客观实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且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反映=被动反映+能动反映 能动=积极主动 物质 一、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区别了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 二、认为物质是可知的,从而坚持了能动反映论和可知论,区别了不可知论 三、认为物质是所有事物的共性——客观实在性,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区别了一切旧唯物主义 四、坚持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 物质定义的意义 原理 物质统一性 精神世界+物质世界=今天的世界 物质+意识=今天的世界 世界统一于物质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 (94单选)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05单选)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涵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02多选)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E.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与运动 总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除了物质外没有任何东西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状态 运动与静止 静止具有相对性和有条件性 运动具有绝对性和无条件性 从物质内部来说:分子运动 物质外部来说,地球自转和公转 总结:物质存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在某个参照物下 事物的量变阶段 运动与静止 割裂运动和静止之间的关系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形而上学 (91单选)“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 C.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 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13单选)有一幅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普遍状态 D.运动的存在方式 (07单选)“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运动的存在方式。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是在时空中运动的 时空的特点 时空 有限性 绝对性 无限性 相对性 具体的物质形态 整个物质世界 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物质运动和空间的具体特性 (14多选)长江的年龄到底有多大?这里说的“长江”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廷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示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 A.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B.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08单选)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教案下(全册)).pdf
- 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的实践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某局开展国有资产清查情况报告.pdf
- 洁净室空调净化系统验收方案.docx VIP
- 职业形象与商务礼仪培训.pptx VIP
-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汽车制造业的实际案例PPT课件.pptx VIP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桂园中学等学校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doc
- 关于民营医院依法执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详细版).docx VIP
- 【中考冲刺】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模拟数学试卷(附答案) .pdf VIP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办法》(中铁一成本[2015]623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