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性善为根据的治国路径.docx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性善为根据的治国路径 [ 摘 要 ] 本文基于孟子性善论与仁政论的结构性关联, 从性善论的视角出发, 分析了仁政学说在理论层面的必要性与可 能性;阐明了民本观念作为仁政学说核心思想的人性论根据; 分 析了仁政具体措施的性善论根基; 探讨了王道方案过于理想化的 人性论根源。 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 是一个人际关系颠倒错乱、 礼崩乐坏 的纷争乱世。 作为一个拥有强烈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思想家, 孟 子不仅批判了现实, 更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案与治理模式。 “仁 政”或“王道”方略的形成无疑是孟子理论探索的思想结晶。 这 一治国之道的本质在于治人,而治人的基础是知人,因此,探索 和把握人的本性在孟子那里就具有了根本性的意义。 今天,对孟 子仁政思想的探讨有多种路径, 而从其人性论的视角切人无疑是 关键的一条。 孟子的性善论是他从人的共同的、 区别于动物的自然属性出 发,进行一系列类比演绎,并通过一番论证之后提出的。它的提 出不仅是对孔子“性近习远”思想的发展, 同时也成为中国历史 上人性本善理论的滥觞。 总体而言, 其人性论主要包括五方面的 内容: 第一,人性之善是先天的。 它的存在是自然的、 本身固有的, 不是外界强加于人的,且体现为人的四心。如孟子所言:“恻隐 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 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 有之也,弗思耳矣。” ( 《孟子 ?告子章句上》第六章,以下只注 篇名不注书名 ) 第二,人自然所具有的是一种向善的可能、 “四德”的萌芽。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 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公孙丑章句上》第六章 ) 人自 然具有仁义礼智的萌芽, 即所谓“善端”, 能够在发展扩充的基 础上形成“四德”。但这些“善端”仅仅是人们产生仁义礼智 “四德”的可能, 从“善端”到具备完美的道德还需要有个发展 的过程。 第三,人都有实现善的能力。孟子讲:“夫人岂以不胜为患 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 者,岂人所不能哉 ?所不为也。” ( 《告子章句下》第二章 ) 即人 都有实现善的能力,不能实现善并不是因为人没有实现善的能 力,而是由于他们没有努力去做。 第四,人能否实现善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孟子认为人 的主观方面,即人自身的努力决定了人是否能够扩充“善端”。 同时,孟子也承认外部的客观条件会影响人们的道德状况。 所谓 “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 溺其心者然也” ( 《告子章句上》第七章 ) 。在孟子看来,产生恶 人恶行不只是人的本性使然,也是因为不良客观环境的影响。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 之性哉 ?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 子章句上》第二章 ) 第五,孟子提出了一系列以主观修养为重点的实现善的途 径。一方面是道德教化,“教以人伦一一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滕文公章句上》第四章 ) ;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途径是自我修养,即发挥自身的主动性, 积极且持之以恒地存养“四心”, 扩充“善端”, 成就“善”的 实现。 性善论和仁政论是孟子学说中极为重要而又相互关联的两 部分, 性善论是仁政论学说的内在根据和理论基础; 仁政学说是 性善论在政治领域应用的必然结果。所谓仁政论就是一种将 “仁”所寓意的有序列差别的爱人原则贯彻、 实施和体现在政治 之中的学说, 它的展开必然涉及人的本性问题。 本文将立足于性 善论的视角,从五个方面来探讨仁政论的理论实质。 一、仁政学说的必要性基础 仁政学说的提出, 首先面对的问题便是何以必要的责问, 这 在《孟子》开篇第一章梁惠王对孟子的提问中便有很好的呈现。 不论是言利还是求仁, 总免不了要让听者认可你所持学说的必要 性。对于安邦定国的政治学说, 其自身必要性的解说就更为关键 了。孟子从人性本善的理论出发, 着力从两方面阐述了施行王道 政治的必要性。 首先,孟子认为仁政符合人的本性,得民心,是统治者必须 选择的施政方案。 孟子强调统治者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失民心则 会失天下。他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公孙丑章句下》第一章 ) 能否 取得民心并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就成为这种施政方案是否被 采纳的最高依据。 而要使某种施政方案得民心, 最起码的条件是 它必须符合人的本性。在孟子看来,人的本性是善的,人天生就 具有“善端”,具有向善的能力。如此,一种真正必要、值得选 择的施政方案必然与人的善性相契合。 仁政学说正是这样一种治 国方略,因

文档评论(0)

dajiefude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