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宜章县红茅坑电站工程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建 设 单 位 : 宜 章 县 莽 山 红 茅 坑 电 站
编 制 单 位 : 宜 章 县 莽 山 红 茅 坑 电 站
2019年4 月
宜章县红茅坑电站工程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建 设 单 位 : 宜 章 县 莽 山 红 茅 坑 电 站
编 制 单 位 : 宜 章 县 莽 山 红 茅 坑 电 站
2019年4 月
宜章县红茅坑电站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责任页
编制单位:宜章县莽山红茅坑电站
批准:李基远
核定:李福喜
审查:李福喜
校核:李福喜
项目负责人:李基远
目 录
综合说明1
1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4
1.1工程概况4
1.2水土保持工作情况12
1.3监测工作实施情况12
2 监测内容与方法15
2.1监测内容15
2.2监测方法17
3 重点对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19
3.1防治责任范围监测19
3.2取料监测结果20
3.3弃土监测结果20
3.4 土石方流向情况监测结果21
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22
4.1工程措施监测结果22
4.2植物措施监测结果22
4.3 临时防护措施监测结果22
4.4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22
5 土壤流失情况监测24
5.1水土流失面积24
5.2土壤流失量24
5.3取土 (石、料 )弃土 (石、渣 )潜在土壤流失量25
5.4水土流失危害25
6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26
6.1水土流失治理度26
6.2土壤流失控制比26
6.3拦渣防护率26
6.4表土保护率26
6.5林草植被恢复率27
6.6林草覆盖率27
7 结论28
7.1水土流失动态变化28
7.2水土保持措施评价28
7.3存在问题及建议29
7.4综合结论29
综合说明
综合说明
红茅坑电站工程建设项目位于红茅坑、龙头坑、桃树坪三河溪水的交汇处 ,
行政区划为宜章县莽山瑶族乡黄家塝村境内的夹坑坪 ,距莽山瑶族乡 5公里 ,距
宜章县城 85公里。电站利用莽山河上游支流红茅坑河、龙头坑河和桃树坪小溪
水发电。电站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10.7k ㎡ ,龙头坑河坝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19.2k
㎡ ,桃树坪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1.03k ㎡ ,电站厂址以上流域面积为 33.5k ㎡ ,流
域上游为莽山原始次森林 ,植被良好 ,降雨充沛 ,保水性能好 ,水源充足。
本项目的实施 ,充分合理地利用和开发了水资源 ,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
且落差高、不与农田争水 ,同时亦给当地村民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收入 ,振兴了山
区经济。取水符合区域水资源配置要求。因此 ,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该建设项目由宜章县莽山红茅坑电站投资建设。2012年 12 月4 日 ,宜章县
发展和改革局发布了 《关于宜章县红茅坑电站建设项目备案的通知》(宜发改投
资[2012]111号 )。2012年 11月 27 日 ,宜章县水利局发布了 《关于宜章县红茅坑
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宜水函[2012]44 号 )。2016年宜章县水利局下
发了《关于莽山红茅坑水电站设计复核报告书的批复》(宜水函[2016]36号 )。2016
年 8月 16 日宜章县水利局下发了 《关于宜章县红茅坑电站水土保持评价报告的
批复》(宜水函[2016]39号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