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培训讲稿: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docVIP

干部培训讲稿: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炳坚: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样式 中国的古代木构建筑都是物质文化遗产,而制作和建造这些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法则等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至今形成了多种建筑样式,主要的建筑样式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等,歇山和庑殿中又有重檐歇山和庑殿。此外,这些建筑形式又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复合式建筑。 硬山建筑: 硬山建筑的特点是山墙和屋面直接相交,两山不露梁架。 悬山建筑: 悬山建筑山侧面能看到一部分梁架,屋面向外悬出一段。 上图是故宫的一个值房,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建筑。这个建筑下层檐是一个庑殿建筑的形状,上面扣了一个悬山,我的学生起名叫“重檐悬山”,但实际是没这个名字的。 歇山建筑: 歇山建筑屋顶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悬山,下半部分是庑殿,悬山扣在庑殿顶上。其中一层檐的称作“单檐歇山”,两层檐则是重檐歇山。 上图为保和殿,这就是重檐歇山。此外,天安门也是典型的重檐歇山建筑。 庑殿: 庑殿屋面有四坡,四坡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庑殿脊和一条正脊,共五条脊,所以又称“五脊殿”。 上图为乾清宫。乾清宫、太和殿和长陵的大殿都是重檐庑殿建筑,这种建筑形式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等级形制最高的。 攒尖建筑: 四角攒尖建筑四面尺度相同,四坡屋面形成四条屋脊,顶部有一个共同的交点称为“攒尖”。攒尖建筑亦有不同形式,有四角、六角、八角、圆形等,如应县木塔就是八角攒尖。 我们所熟悉的祈年殿是圆形攒尖建筑,它的平面是圆形,屋面是攒尖的三重檐。 盝顶: 盝顶建筑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为平顶,下接庑殿顶。盝顶梁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顶部是平顶的屋顶四周加上一圈外檐。井亭就是比较典型的盝顶建筑。 复合式建筑: 上图为故宫的角楼。复合式建筑是两种及以上形式组合而形成的建筑。故宫角楼造型复杂,但基本由三种建筑形式组合而成:中间是一座三重檐十字脊歇山,四面有四座重檐歇山抱厦,但两座是山面朝外,两座是檐面朝外。由于角楼所处的位置比较特殊,是城墙的拐角,因此其短边山面朝外,与城墙同向的一面檐面朝外。由于组合的方式不一样,所以角楼从平面和立面看都非常漂亮。故宫角楼素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也有许多与之相关的传说故事。 上图为宋代的隆兴寺摩尼殿,它是重檐歇山的主体,单檐歇山的抱厦,山面朝外。 上图为山西的一个复合式建筑——祆神楼。 二、?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通用法则 中国传统建筑尽管有多种建筑形式,但总的风格是统一的,这是因为它们在尺度、比例上,遵循着共同的法则(或规则),这个规则,就叫通则。硬山、悬山、歇山、庑殿等建筑形式都是按照这些通则去设计施工的。这些通则就是关于面宽、进深、柱高、柱径、上出、下出、收山、推山等的规定。 (一)面宽与进深 从平面上看,建筑都有面宽和进深。建筑由若干间组成,每一间的宽度是每一间的面宽。建筑各间的总宽度叫“通面宽”,同时,进深方向无论开间多少,总深度称为“通进深”。比如图中明间的宽度就叫明间的面宽,明间两侧叫“次间”,次间的宽度叫次间的面宽,建筑的两边最外端叫“梢间”,“梢”就是树梢的梢,是端头的意思。有一些教材中称为“尽间”,我查过《清工宫做法》,“尽”字是不应该存在的,因为“尽”是尽头的意思,在过去比较忌讳。所以建筑只有明间、次间和梢间的叫法,如果还有更多开间的话就成为一次间,二次间……如果前后有廊子,廊子的进深为“廊深”。 (二)柱高与柱径 从这张图上看不到柱高,只看到柱子的位置。实际上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柱高和柱径存在相对固定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无斗拱的小式建筑,柱高是柱径的11倍左右。如果说柱子直径是27公分,那粗略计算柱高就应该是3米。 (三)侧脚 我国清代建筑古建筑中,外圈柱子都有侧脚。侧脚指柱子并非完全垂直于地面,是下脚向外侧出一个尺寸,这个尺寸一般是柱高的1%,就像人稍息时的姿势。比如柱高3米,那么就侧出3公分,这样有利于建筑的稳定。 如上图所示,周边的柱子都向外侧出1%的尺寸;角上的柱子向两个方向有侧脚。 明代初年和明代以前的建筑,所有柱子都有侧脚,并且都是以建筑的中心点为主向外侧。因此明代以前的建筑的稳定性更好一些。到了清代就简化为仅外圈柱子有侧脚。当然,也有部分建筑的柱子全都垂直,没有侧脚,比如牌楼。 (四)上出与下出(出水与回水) “上出”“下出”又叫“出水”“回水”。中国传统建筑屋面向外挑出,有较大的出檐。小式建筑的“上出”指椽子向外挑出的长度,约为柱高的十分之三。大式建筑的出檐是椽子挑出尺寸再加上斗拱挑出尺寸。所以通常我们知道了柱径就等于知道了柱高,知道了柱高就能算出上出应该是多少。 此外,中国古建筑建在台基上,台基露出地面的部分叫作“台明”。台明并不是到柱子中线为止,而是边缘要向外延伸。台明由檐柱中线向外延出

文档评论(0)

实用电子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