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培训讲稿:中国人传统生活中的智慧.docVIP

干部培训讲稿:中国人传统生活中的智慧.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人传统生活中的智慧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一下中国人传统生活中的智慧。什么是传统生活?就是和衣食住行有关的生活,都叫传统生活。 一、中国人传统服饰的智慧 (一)西汉直裾素纱襌衣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是国家一级文物。直裾素纱襌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共用料约2.6平方米。整件素纱襌衣重量仅49克,可谓轻若烟雾,薄如蝉翼。 1977年,国家文物局决定将复制素纱襌衣作为一项重点科研项目。研究人员培养了一批特殊的桑树,采用西汉时的植桑工艺,空气、水、肥料尽可能地接近2000年前的环境,并用药物控制蚕的生长,终于得到11旦尼尔的丝。研究人员还制造了一台特殊的织机。在经历了植桑、养蚕、缫丝、织造一道道复杂的工艺之后,一件仿真素纱襌衣出现在人们面前。无论是款式还是制造工艺,和原件似乎没有任何差别,但重量却是49.5克。2000多年后,我们花了13年的时间,依然与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相差0.5克的距离。通过素纱襌衣,我们了解到汉代的丝织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二)中国古代的制蓝技术 《诗经·小雅》云:“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说文解字》云:“蓝,染青草也”;《荀子·劝学》中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可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植物染料进行织物染色的国家。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先是“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接着用木、石压住,使蓝草全部浸在水里,“热时一宿,冷时两宿”;然后将浸液过滤,按1.5%的比例加入石灰水,并用木棍急速搅动,待沉淀后“澄清泻去水”,“候如强粥”,则“蓝靛成矣”。染色时,只需在靛泥中加入石灰水,配成染液并使之发酵,把靛蓝还原成靛白。靛白能溶解于碱性溶液中,从而使织物上色。这种制作靛蓝以及染色的工艺技术,与现代合成靛蓝的染色机理几乎完全一致。 几年前,我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做传统纺染织绣工艺调查,曾看见一位老妇用这种古老的制蓝技术给织布着色。首先,老妇用自种的靛蓝草叶加石灰炮制靛蓝;其次,用靛蓝浸染织布三、四次,每次染后清洗晒干,使织布变成深蓝色;再次,将柿子皮、猴栗皮、朱砂根块等捣烂挤汁,将织布染成青色;最后,用靛蓝加染多次,使织布颜色透青带红。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侗布的制作工艺非常奇特。侗布由织布机手工制成,织布着色晾干后叠在一起,涂抹蛋清并用木槌反复捶打直至闪闪发亮,再用牛皮熬胶浆染,使布质硬挺不褪色。侗布的光亮程度由工艺技术和捶打时间决定。侗布的表面越光亮品质就越好。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利用矿、植物对纺织物进行染色,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各类染料的提取、染色等工艺技术,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纺织品。这些纺织品不仅是古代人民的生活用品,也是富有民族风格的艺术品。 由于矿物颜料着色是通过黏合剂使之黏附于织物的表面,颜色遇水容易脱落,古人就通过再次染色来使织物保持光鲜亮丽,而不是用水清洗。于是,熏香就变得非常流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比如,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博山炉,它属于烧树脂类香料的熏炉,以山的整体形状作为造型表现,炉身较深,下部盛炭火,树脂香料放于炭火上,形成山岳云烟袅绕的效果。 二、中国人传统饮食的智慧 “钻木取火”最早见于汉代对《礼记》和《论语》的注疏。人们辗转引述,向无异议。但是,1980年,阎崇年在《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3期)发表《“钻木取火”辨》一文,断定“钻木”并不能“取火”。他认为,在此以前的所有书刊上关于“钻木取火”的提法,都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只不过是“人云亦云”,没有科学根据。他说自己曾做过多次实验,如用双手搓转木棒、用绳索拉木棍转、用电钻快速钻木、两木互相摩擦等不同的钻木方法,结果是“都没有钻取出火来”。甚至连个火星也没迸发,顶多是冒了烟。为了说明实验并非偶然,他还举出德国教授卡尔·维伊列“钻木取火”失败的例子,以兹佐证。 《光明日报》(1980年9月21日)在《百家争鸣》栏介绍了阎崇年的文章,一时间引起学术界许多同志的注意,李少一、陈子方、杜正国等纷纷与之商榷。这些讨论钻木取火的学术文章,展现了难能可贵的学术争鸣氛围。 李少一认为,阎崇年和那位德国教授之所以实验失败,是因为没有放燃点较低的引火物(艾绒、棉花一类),加上实验方法的错误。归纳起来失败的原因有三点:第一,钻木所产生的些微热能并不能直接使木头燃烧,必须先点着引火物才能引燃;第二,摩擦木头发出的热随即散逸,必须挖一个坑以保存热量;第三,要有空气助燃。 锅起源于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从屈家岭文化出土的夹砂红陶大锅可以说明,从新石器时期的陶锅到先秦时期的青铜锅,形状上有一脉相承的关系。陶锅以泥或泥夹沙的材料烧制而成,为先民们烧水煮饭的器具。延至商、春秋、战国时代,青铜镬、釜与鼎是钟鸣鼎食人家烧水煮饭的主要器具,而青铜锅

文档评论(0)

实用电子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