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铜爵用途再探讨.doc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 - 中国古代青铜爵用途再探讨 本文所探讨的中国古代青铜爵,主要指二里头时期至西周中期的铜爵。作为造型精美的青铜礼器,铜爵承载着浓厚的图腾崇拜色彩,而其独特的造型也引发了众多学者对其具体功用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铜爵用途的说法主要有“饮酒说”、“滤酒说”、“温酒说”、“鬯酒说”、“敬神说”等。本文将先对这几种学说进行逐一探讨,再在探寻了铜爵的起源、形制演变及社会属性的基础上,对铜爵可能存在的用途进行阐述,以求教于方家。 一、关于青铜爵用途的几种说法的平议 ㈠ 饮酒说 定爵为饮酒器,是自宋代金石学家为其定名以来的传统观点。此观点以东周古文献如《左传》、《仪礼》、《周礼·考工记·梓人》等中的相关记载为证,认为爵为饮酒器。而今饮酒一说已为部分学者所质疑。本文也以为单纯地定爵为饮酒器的观点仅仅是从其实用性上进行的讨论,而忽视了其不同历史时期可能存在的不同情况。从青铜爵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本文认为铜爵虽然具有饮酒的功能,但并非将这一功能贯穿始终或并非仅具有饮酒这一种单一的功能。理由如下: 1、在与爵相组合的青铜容器中,将同一组合中的青铜容器做比较,以铜爵的容量最小。显然,容量小者为饮器,容量大者为盛储器、温煮器、斟酌器才合于情理。但是,从不同发展阶段的铜爵来看,如二里头时期的铜爵,尚无或很少有与之组合的青铜容器,那么这种情况则需另当别论了。 2、从爵自身的形制上看,早期的铜爵,爵流较狭长,流折处夹角较小、流床较平,不利于酒浆从爵腹沿流床顺流而下,如此可以推测爵腹中的酒不会完全被饮者喝下,而总要残留一部分在腹内。倘若饮酒时加大爵体的倾斜度,则势必会有部分酒液从爵的口沿处散落,这既会造成酒浆的浪费,又不太符合礼制社会的礼仪要求。可见早期铜爵的形制,并不适合作为日常实用饮器。 3、从腹部有烟炱的爵来看,认为爵为单纯的实用饮酒器也似不妥。腹底有烟炱者多为二里头期和二里岗期的铜爵,如偃师二里头八区T22③:6爵[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三、八区发掘简报》,《考古》,1975年第5期。[2] 河南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市白家庄商代墓葬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 [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三、八区发掘简报》,《考古》,1975年第5期。 [2] 河南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市白家庄商代墓葬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85年第10期。 [3] 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市铭功路西侧的两座商代墓》,《考古》,1965年第10期。 故本文认为爵有可能作为饮酒器,却未必将这一功能贯穿始终,而是经历了“神饮器”、“祖饮器”、“人饮器”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因使用对象的不同,分为“祭祀用饮器”与“日常用饮器”。“旧饮酒说”只是将青铜爵用局限于在“日常用饮器”的狭隘范围内讨论。而“祭祀用饮器”与“日常用饮器”的概念虽同认为爵为饮器,但是又对二者具体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区分。此外,铜爵在担任饮酒器的同时,又可能兼有温酒的功能。本文将在后文做详细论述。 在“旧饮酒说”下,爵柱的功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节饮”。认为爵口上的两柱使饮者会因顶到眼睛或者面颊而不便把爵腹内之酒喝光,从而起到提示饮者节饮限量的作用。这种说法没有从爵柱发展的整个过程进行探讨。二里头等早期的爵,爵柱并不发达,有的仅仅是小泥钉状甚至没有爵柱,并不会因饮酒而抵触到饮者面颊或眼睛。即使是到了爵柱已经发展成熟的商周时期,亦有爵柱较低矮者,同样不会有饮酒而受爵柱触面之扰。 2、“挂肉”。此说认为爵柱用来挂熟肉,饮者可以一边饮酒一边食用挂在爵柱上的熟肉。此说更为荒谬。第一,在极为推崇礼制的商周社会,这种食相极为不雅,不合礼制。第二,从力学角度看,两爵柱挂的肉要重量相当以保持平衡才能使爵体不至于倾倒。然若为单柱爵,不知所挂熟肉该置于爵的哪一侧以保持平衡?在温酒说下的“挂肉”观点是在柱上挂生肉,边温酒边烤肉。这种说法也是不科学的,它除了难以解决“单柱爵无法保持平衡”的难题,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当酒温好了,肉却未熟;当肉熟了,酒却已经被熬干了。两者的火候很难把握,所以对爵柱的这种解释并不可行。 4、“分须”。此说认为古代成年男子多蓄有长须,而爵上两柱可起到分拦胡须的作用。二里头时期的狭流铜爵,如偃师二里头M11:11爵等形制与之相似的铜爵则明显不具备此功能。第一,这些爵尚未发育出爵柱或爵柱发育尚未成熟;第二,这些狭流爵的流大多很长,即使它们的柱茎够长,可因为如此长的流使饮者口唇与两柱尚有一段距离,爵柱能否碰到胡须尚未可知,更何谈分须之功用。 ㈡ 滤酒说 这一观点是台湾学者傅晔先生于1992年在《金爵新论》[1] 傅晔:《金爵新论》,《文博》,1992年第4期。1]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商周时期的青铜爵,就是唯一的以

文档评论(0)

泽霖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