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
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 共识意见( 2009)》”。
以胃脘痞胀、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为主症者 , 应属于中医“胃痞”的范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中国消 化不良的诊治指南( 2007)》”。
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须包括以下 1条或多条:①餐后饱胀不适; ②早饱感;③上腹痛; ④上腹烧灼感;并且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基础上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诊 断前症状出现至少 6 个月,近 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亚型诊断包括餐后不适综合征与上 腹痛综合征。
(二)证候诊断 1.脾虚气滞证:胃脘痞闷或胀痛,食少纳呆,纳少泛恶,嗳气,呃逆,疲乏无力, 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2.肝胃不和证:胃部胀痛,两胁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痞塞不舒, 心烦易怒,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3.脾胃虚寒证:胃寒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纳呆,神疲倦怠, 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
4.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或疼痛,口干口苦,身重困倦,恶心呕吐,小便短黄, 食少纳呆,舌苔黄腻,脉滑。
5.寒热错杂证:胃脘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肢冷便溏,嗳气纳呆,嘈杂泛酸, 舌淡苔黄,脉弦细滑。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脾虚气滞证 治法:健脾理气。 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合香砂枳术丸加减。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姜厚朴、 木香、砂仁、醋元胡、法半夏等。
中成药:枳术丸、胃乃安胶囊、健脾疏肝丸、香砂六君子丸等。
(2)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和胃。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醋柴胡、炒枳壳、炒白芍、川芎、香附、陈皮、法夏、 佛手、木香、炙甘草等。
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金佛止痛丸、达立通颗粒、胃苏颗粒等。
(3)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中散寒。
推荐方药:理中丸加减。党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苏梗、姜厚朴、炒神曲、 荜茇、制香附等。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温胃舒颗粒、虚寒胃痛颗粒等。
(4)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祛湿。
推荐方药:连朴饮加减。黄连、姜厚朴、石菖蒲、法半夏、黄芩、陈皮、芦根、茵 陈、生苡仁等。
中成药:香连丸、甘露消毒丹、枫蓼肠胃康颗粒、三九胃泰等。
(5)寒热错杂证
治法:辛开苦降。
推荐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清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生甘草、姜厚朴、 炒神曲、煅瓦楞子等。
中成药:荆花胃康胶丸等。
(二)针灸治疗
1.常规针灸疗法:常分虚实进行辨证取穴。实证常取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 位为主,以毫针刺,采用泻法;常取足三里、天枢、中脘、内关、期门、阳陵泉等。虚 证常取背俞穴、任脉、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毫针刺,采用补法, 常用脾俞、 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气海等,并配合灸法。根据临具体情况和临床症状,也可 选用多功能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等治疗。
2.热敏灸疗法:热敏穴位以腹部、背腰部及小腿为高发区,多出现在公孙、下脘、 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等区域。每次选取上述 1~ 2 组穴位,每天 1 次,每次治疗 以灸至感传消失为度, 10 次为 1 个疗程,疗程间休息 2~5 天,共 2~3 个疗程。
3.“万应点灸笔”疗法。适合于 16 岁以上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操作 方法如下:(1) 主穴:中脘、足三里、肝俞、胃俞; (2) 配穴:上腹胀、早饱配行间、 章门,嗳气、恶心内关、公孙;(3) 方法:采用“万应点灸笔” ,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 采用相应的穴位,先以药纸含药的一面平整紧贴穴位,用点燃的点灸笔对准穴位如雀啄 之状,一触即起,每穴点灸 5~6 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天 1 次,最多连续治疗 15 次。注意事项:(1) 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感染、 晕灸、灸泡等;(2) 做好心理疏通, 缓解患者紧张程度,并且帮患者选择舒适体位; (3) 做好出现以上意外时的救治准备。
(三)推拿治疗 辨证使用不同手法配合相关穴位,调节脾胃功能。按摩手法常用揉、捏法等。
(四)外治法 辨证选择温阳散寒、理气和胃、健脾益气等中药穴位敷贴或熏洗治疗。
(五)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有明确疗效的治疗方法,如音乐疗法、心理治疗、中药离子 导入疗法、中频电疗等。
(六)护理
包括生活调理、心理调节、锻炼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单项症状改善评价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
显效:症状改善 2 级及以上者。
有效:症状改善 1 级者。
无效: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
其中症状按程度分为 4 级:
无症状。 轻度:症状轻微,只有关注时才能感觉到,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中度:症状尚能够忍受,已经部
文档评论(0)